市政协主席 陆 平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普洱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在中共普洱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政协的关心指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团结带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履职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普洱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会议总结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部署未来五年的工作,选举产生政协普洱市第五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提出“112345”工作要求,开启全市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入心入脑。全年举行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次,市政协党组会议学习27次、常委会议学习4次、主席会议学习13次,“三学”活动学习13次,“书香政协”学习12次。举办委员培训和全市政协系统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620人次,机关党组织书记及党务干部培训班、机关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各1期。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学习宣传贯彻方案,发挥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的“头雁效应”,开展“十进”活动,宣讲50余场,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中共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系统跟进学、联系政协实际学;全面把握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落实中共二十大部署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人民政协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对市政协各项工作再审视、再谋划、再部署、再落实。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活动请示报告制度,一年来向市委请示报告20余次。调整充实市政协机关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工作等领导小组。把党支部建到委(室)上,实现政协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成立共青团普洱市政协机关支部委员会。压实党组书记“第一责任”、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务工作者具体责任,细化任务清单。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办法。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持配合政治巡察,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深刻汲取黄毅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坚决消除不良政治影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聚焦中心大局,着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双百”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实体经济”为主题,以“协商在基层”为载体,在全市开展“百名委员进百家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大调研大协商”活动(简称“双百”活动)。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带领7个调研组130余名政协委员分赴10个县(区),重点调研了全市1247家市场主体,收集梳理“一企一清单”问题1253条,召开10个县(区)调研反馈暨专题协商会10次,召开市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1次,移交10县(区)问题清单1087条、移交市级单位166条,截至年底,县(区)已解决691条、占63.6%,市级单位已解决101条、占60.8%,有效解决了一批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促进了助企纾困政策的落实,优化了营商环境。制定市政协招商引资“十条措施”,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外出招商20余批次,储备招商项目20余个,目前已落地3个。依托普洱互创国际中心,招引入驻企业20家,实现产值近亿元。 “协商在基层”直击难点痛点堵点。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协商利民,遵循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原则,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以“双百”活动为主线,以“委员工作室”为载体,组织企业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生产一线召开调研协商座谈会181场(次)。开展突出打造普洱茶第一产业地位、打造“中国咖啡之都”、推进“创业之城”建设、中老铁路沿线(普洱段)产业发展情况等专题协商,推进普洱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对口协商,为企业克难点、解痛点、通堵点。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开展协商议事110多场、2000余人次,覆盖10县(区)103个乡镇(街道),为群众有效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10余件。思茅区“协商解渴 引来甘泉润民心”、宁洱县“政协搭台来协商 续写民族团结新文章”、景东县“聚焦田地间 协商解乡愁”、镇沅县“协商四个一 优化集镇管理”入选全省政协“协商在基层”年度典型案例。 民主监督守正创新。发挥协商式民主监督优势,重点视察普洱市矿产业推进情况、加快推进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普洱市殡葬改革实施工作情况等,提出意见建议80余条,为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参考。常委会听取2021年度被评议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司法局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并向社会公布;首创全省州(市)政协民主评议县级工作先例,民主评议镇沅县,以及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促进作风转变、效能提升。推进全市林长制、河(湖)长制督察督导工作。参与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督导、市委专项巡察、招商引资督导等工作。调研市法院、市检察院等,助力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进程。 (三)践行服务为民,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提案办理工作成效显著。建立提案培育制度,加强委员提案培训。一年来共收到提案217件,立案193件。立案提案中,经济建设94件、政治建设24件、文化建设17件、社会建设37件、生态文明建设21件。交由市委办、市政府办安排办理共193件。市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10件、各专委会督办重要提案11件。开展提案工作调研,逐月通报提案办理情况。42家提案承办单位全部完成办理工作,面商率达93.26%,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7.8%,其中,A类150件、B类32件、C类11件。关于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等一批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 “双助推”行动接续推进。动员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以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等“五项助推”为主要方向,以提供技术服务等“十件实事”为具体抓手,深入开展“双助推”行动。抓好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帮县包乡带村”和机关挂钩镇沅县按板镇罗家村对口帮扶工作,先后30多次深入镇村调研指导,派驻罗家村工作队员3人。召开“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暨“沪滇协作”工作座谈会。为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服务3.8万人次,助力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7111万元;为脱贫群众开展技能培训310班次、寻找就业岗位11261个;投资10255万元帮助脱贫乡村领办、创办或协办集体产业项目283个;开展业务培训或义医义诊454次,投资280余万元资助低收入家庭学生3132人;为脱贫村改善人居环境办实事1438件。 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有效开展。抓好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工作,全市1000余名各级政协委员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一线。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到防控责任区调研指导12人次,派出机关干部30多人次驻守挂包点江城县三棵桩联防所。报送社情民意12期,“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被《云南政协信息》采用并获省政府领导批示,“规范精品咖啡豆加工处理”等建议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加强思茅中心城区疫情防控工作”等建议转化为部门工作措施。常态化开展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协助做好涉外民间交流。 (四)广泛凝聚共识,着力维护团结民主 协商座谈凝聚人心。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融入履职工作全过程。召开市、县(区)政协主席协商座谈会11次,推动两级政协联动履职。召开普洱市政协各界别代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普洱市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座谈会、普洱市政协普洱市工商联(总商会)市直商会座谈会、普洱市政协与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及部分住普省政协委员座谈会,普洱市政协上海援普干部暨“创业之城”建设座谈会、普洱市政协助力青年企业家成长座谈会、普洱市政协女企业家座谈会、普洱市政协新时代产业工人座谈会,全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全体委员会议暨工作座谈会、全市金融单位支持“开门稳、保主体”工作交流座谈会、普洱市政协普洱茶和咖啡产业发展座谈会、普洱市政协专家助力龙生茶业发展协商座谈会,四届普洱市政协领导班子和常委履职工作总结座谈会、普洱市政协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等,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合力。 调研视察凝聚智慧。坚持把调研视察作为凝聚共识的重要手段,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聚众智、助发展。协助全国政协到普洱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视察、“西部地区落实‘十四五’规划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情况”民主监督性调研、绿色农业发展调研。协助省政协先后到普洱开展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进展情况“回头看”、推进普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18次调研视察。市政协专题调研普洱市总商会及市直各商会、普洱市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情况、普洱市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以及普洱市科技工作情况、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情况、普洱仲裁委员会/澜湄国际仲裁工作情况等,把脉问诊,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走访联谊凝聚力量。坚持与各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委员、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加强团结联谊,广泛凝聚共识。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结对联系84名界别群众、63家企业,走访委员256人、港澳台侨代表16人、民族宗教界人士80多人、专家学者58人、援普挂职干部47人、企业家700多人、新时代产业工人360多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537人。与上海市金山区、黄浦区和广州市荔湾区政协建立“友好政协”关系;与海南、山西、广西及昆明、德宏、攀枝花等30多个省内外政协考察团进行交流;与林芝市政协考察团就做好低氟茶进藏工作进行座谈。 (五)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履职能力 “两个革命”深入开展。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坚持“三个导向”,践行“三法”“三化”“三个马上”,强化“四个一线”意识,开展“三学”活动,落实“1357”工作机制。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推进“惜岗位、转作风、争先进”专项行动和委(室)主任述职工作。修订机关党建、委员履职等工作制度,提高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破解市、县(区)政协“两个薄弱”问题的途径,建立市政协智库,聘请8名专家、59名人才、68名信息员。创建了一批“委员工作室”“协商在基层”示范点。 “书香政协”有序推进。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出台实施办法;成立“书香政协”宣讲团,聘请宣讲团成员55名,启动普洱市“书香政协·委员讲堂”百名委员百场讲堂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读书+履职”等形式,建成市政协机关“书香政协”阅览室,组建读书活动群,推进“书香政协”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界别、进宗教场所、进“两新”组织、进网络“十进”活动。发行《普洱茶马古道》《普洱革命烈士》,编撰《普洱记事·景东专辑》《普洱政协记忆(第一辑)》;与普洱学院等联动征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普洱实践教育读本》《普洱美食》《普洱咖啡历史与文化》。 “数字政协”成效显现。构建“端、网、微、报刊、动态”五位一体数字化格局。启用“数字政协”履职平台,拓展应用场景,推广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网络提案等,以数字化赋能政协履职;改版“普洱政协网”,开通“普洱政协”微信公众号;出版《普洱政协》杂志5期,刊载“委员论谈”12期;建立重要信息发布制度,召开“普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政协专场、普洱市政协“双百”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普洱市政协十大要闻”;在全国、省、市媒体刊播稿件392篇(条),编写《政协工作动态》139期。 各位委员,过去一年市政协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中共普洱市委坚强领导和省政协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履职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协商议政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民主监督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凝聚共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联动履职效能还需进一步增强等。这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任务 2023年,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加强市、县(区)政协联动,按照“五个一”工作要求,以产业发展为协商重点,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围绕“一条主线”: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坚持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召、党中央有部署、省委市委有要求、政协见行动。紧密联系实际,深刻理解“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这一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这一重要部署,深刻理解“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这一重要要求,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的使命任务,通过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提案办理、“书香政协”等履职工作,持续开展“十进”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夯实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锚定“一个目标”:“3815”战略发展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一个跨越、三个定位”的要求,省委确定了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市政协要按照这个要求和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推动“3815”实现开门红。今年重点围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三大经济”,突出产业发展主题,持续深化“双百”活动,在全市政协系统开展1000名委员“谋产业、促发展”大调研大协商。聚焦绿色能源、矿产资源、文旅康养、生物医药、高原特色农业等开展调研视察;聚焦口岸建设、园区建设、边境贸易、交通物流、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创业就业等开展建言资政;聚焦“十四五”规划及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企业家队伍建设、绿美普洱、职业教育等开展民主协商;聚焦县域经济、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城乡建设等开展民主监督。持续加强提案工作,协调市委、市政府领导领办重点提案,市政协领导督办10个重点提案、各委室督办10个重要提案。 (三)注重“一个方法”:迎难而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迎难而上,就是苦干实干、坚韧不拔,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了胜利勇往直前。”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的因素明显增加,国内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特别是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后疫情时代带来多维影响,普洱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经济体量小,增长动能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要持续推进“两个革命”,深入开展“三学”活动,始终坚持“三个导向”,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努力践行“三法”“三化”“三个马上”,强化“四个一线”意识,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大力推进工作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征、普洱特色的履职新途径新形式,推动政协履职更有用、更有效、更有力。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我们要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加速”的鲜明导向,算好每天的账本、抓好每天的进度、干出每天的成效,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紧起来、动起来、干起来”的姿态,唱响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普洱实践的序章,让社会各界看到普洱政协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决心和意志。 (四)汇聚“一个力量”: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统战功能,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以大团结大联合画出最大同心圆。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融入政协各项履职活动,一体设计、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以团结助合力。加强同党派团体、民族宗教界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的团结联谊,密切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及中央、上海、省级对口帮扶普洱挂职干部等沟通联系,广泛凝聚人心、智慧和力量。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强与市工商联(总商会)、市直商(协)会的沟通联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办好企业家论坛。扎实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打造协商议事平台、社情民意联系点,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原则,建立完善市、县(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机制,积极反映界别群众诉求。利用委员学习教育基地、“书香政协”等平台载体,举办“书香政协·委员讲堂”百名委员百场讲堂,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推动形成全市上下“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生动局面,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五)抓住“一个关键”: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切实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以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建设,严守纪律底线,确保风清气正。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作用和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发挥界别作用。全面落实“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改进委员服务管理,激发委员履职动力,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全面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加强政协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政协宣传思想、文史资料和意识形态工作。积极发挥政协智库作用,持续攻克“两个薄弱”。加强对县(区)政协的联系指导,形成履职工作合力。 各位委员,实干兴普,奋斗以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普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团结拼搏,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普洱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