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晨) “垃圾投放有门道,四色分类要记牢……”近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二小学国旗下的讲话“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开讲。自2022年以来,景谷县组织全县各学校(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助力“绿美校园”创建。 用好用活组织保障,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为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效推进,景谷县定期召开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教体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制定宣传教育方案,指导各学校(园)对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全面普及工作,以确保完成2023年底各学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达100%的目标任务。 营造多元宣传氛围,提升垃圾分类意识。全县94所学校(园)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完善细化工作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广泛采取主题党日活动、主题班会、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形式,利用电子显示屏、黑板报、宣传栏、班级微信群等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广大师生垃圾分类意识与知识水平。 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合力共建长效机制。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县委教体工委积极做好与县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作配合,加强对各学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在学校文明校园、绿色学校、绿美校园等创建活动中,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列为考核指标,以2022年申报创建“绿美校园”的县第一中学、凤山镇中心学校为引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学校。同时,加强家校合作,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以点带面,从校园辐射到家庭,宣传和带动垃圾分类行动,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长效机制。 垃圾分类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景谷县教体工委将坚持把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工作突出位置,以党建引领推动全系统积极参与,打造具有“党建引领、部门协同、全员参与、标准管理”的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新格局,为“绿美校园”添色。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