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久拖不决”到“长治久清” 思茅河水质持续改善 普洱日报讯(记者 付利琨 吴发斌) 思茅河是普洱中心城区唯一贯穿南北、连接“五湖八河”的排水通道。2018年至2021年,“思茅河—莲花乡”国控断面每年水质均为劣V类,并被作为“久拖不决”的典型被通报。 2022年以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将思茅河污染治理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制定脱劣攻坚行动方案,拿出坚决有力的措施认真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实现了2022年度脱劣的目标。 为确保整改治理工作统筹协调、指挥通畅、高效运转,市、区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普洱市莲花乡断面脱劣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以近为主”的基本原则,按照“排除外水、雨污分流、污涝同治”的工作思路系统推进治理。在思茅河流域布设72个水质监测点,通过全过程跟踪监测,最终锁定城市生活污水排放不规范和氨氮指标超标是思茅河致劣的主要原因。“我们紧盯氨氮、总磷两个致劣源,优先完成7个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区域雨污分流改造,新建处理规模为1万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处理量从每天6万立方米提升至每天7万立方米。”普洱市莲花乡断面脱劣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梅文升向记者介绍。 据普洱市生态环境局思茅分局局长杨国民介绍:“2022年,在开展思茅河污染治理专项执法行动中,累计排查出各类排污口539个,对思茅河沿岸涉及环境违法的10家企业进行处罚,加密72个监测点监测思茅河及八条支流河道水质,累计出具监测报告373份,为思茅河水环境治理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此外,针对思茅区降雨量特点,环保部门整治山箐水混入污水管网问题点位24个;建设污水管道58.23公里、清掏污水井231座、整改市政管网错混接点450余处,全面截污控源。2022年莲花乡断面全年均值评价水质为Ⅴ类,下半年均值评价水质为Ⅳ类。2023年一季度,主要污染物指标氨氮浓度均值为0.65毫克/升,水质保持稳定。 为进一步加大思茅河污染治理力度,目前,思茅城区正在加快推进中心城区17大片区雨污分流项目改造,对普洱中心城区27.4平方公里建成区范围彻底实施雨污分流。 下一步,思茅区将以思茅河稳定脱劣为目标,持续完善河(湖)长制,严肃查处水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有效遏制水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对老杨箐、洗马河、曼连河的工程建设项目采取“回头看”的方法,进行查缺补漏。此外,继续打通部分市政断头路、提升城市品质,实现思茅河“长治久清、人水和谐”的目标,重现思茅河流域碧水清波景象。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