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谢博 文/图) 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通过构建“三防”体系、夯实战斗堡垒、凝聚党群力量等举措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 “三防”体系在一线落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严格落实林长制,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森林巡防体系。完善人防体系,划分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区1469个,20名县处级领导分别包保20个乡(镇),165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社区),2600名村“两委”成员包村民小组,6939名森林资源管护员和生态护林员包片,形成一级包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挂钩联系包保工作机制。强化物防建设,在20个乡(镇)和重点林区设置防火瞭望塔8座、防火通信设备中继台3套、基地台19套、防火监控视频44个。注重技防支撑,依托无人机每天在重点林区开展“空中巡护”,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派遣森林资源管护员、灭火队员前往处置。 战斗堡垒在一线彰显。通过“党组织+村民小组+护林员”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责任,成立高温干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专班,组建森林草原防火专业队伍20支270人,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强化信息互通,做到“有火必报、报扑同步”。通过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清河护河、巡林护林等行动,开展无死角全域链“普法强基、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增强全民森林防灭火意识。组建“支部+党员+护林员”森林草原防灭火志愿服务队185支3900人,紧盯火源管控,对重点区域加大日常巡护力度,对重点路口设森林防火检查卡点,对特殊群体做好监护工作,对因生产活动需要野外用火的进行实地探察、严格审批,切实从严管控野外火源,做到防患于未“燃”。 党群力量在一线汇聚。通过党员示范引领,组织公益性岗位护林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干群力量搭建立体防火宣传网,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格局。采取“双语、田园、火塘”三堂实践党课、“线上+线下”“固定+移动”方式,深入田间地头、院坝林园、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森林防火知识、安全扑火常识宣传。截至目前,各级共签订防火责任状11.36万份,发放森林草原防火户主通知书13万份、各类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单17.5万份,各级包保力量下沉3万余人次,开展进村入户“敲门行动”防火安全教育宣传12万场(次),受宣教群众38万余人次,举办森林草原防火岗位专业力量业务培训20期7905人次,开展火情处置培训157期3.4万人次。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