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学生创业团队参加咖啡集市活动。 普洱日报讯(记者 徐瑞 文/图) “要建设创业之城,搭建更多更优质的事业平台、营造更良好的环境氛围、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让广大青年有梦想、有舞台、有未来。”普洱市2021年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大会吹响了“创业之城”建设的集结号。 2022年普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创业之城”建设,用好创业公共实训基地,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在谋事中创新、在干事中争先。普洱市始终保持奔跑赶超的姿态、实干争先的劲头,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强化制度统筹、强化平台聚合、强化服务升级、强化技能支撑、强化品牌塑造“5个强化”厚植人才沃土,提高干事创业本领,以“1+9+N”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创业之城”建设加速驶入“快车道”。 以“1+9+N”创新发展模式做优创新创业生态 “‘1’是指普洱市创业公共实训基地,‘9’是指9个县域创业载体,‘N’是多个创业生态模式。”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曹刚介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1+9+N”的创新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创业之城”建设。 获得“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云南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云南省社会投资机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称号的普洱互创国际中心是推进普洱市建设“创业之城”工作的新引擎,是市人社局落实创业政策、开展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的重要阵地,也是集创业孵化、人才招聘、投资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走进位于普洱市创业公共实训基地的普洱互创国际中心,处处透露出创业创新的朝气与活力。普洱市创业公共实训基地一楼是“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分布着创新创业服务、创业金融服务等“一站式”窗口,从创业前期服务、孵化期服务、出园后期服务3个方面为创业者提供“保姆式”和“陪跑式”全程跟踪服务。 “除了靠前服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我们还打造了政策宣传、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12个企业服务体系,并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一企一策’等升级服务,助力企业打造生态优势。”普洱互创国际中心主任徐志敏补充介绍道。 在“1+9+N”创新创业思路指导下,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抓实平台这个关键突破,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软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县域载体建设,拓展园区业态,打造了普洱市创新创业公共实训基地、普洱国茶港京东飞地数字经济产业园、澜沧县“两园一基地”(沪滇协作人力资源产业园、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孵化园、创新创业公共实训基地)、墨江预制菜创新企业孵化中心、西盟县创新创业文化创意产业园、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5个园区,累计孵化企业313家,累计孵化产值8.85亿元。 以“双中心双驱动”打造创业孵化“梦工厂” 标准化厂房里,各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实验室里,研发人员正在分析产品……像这样忙碌而有序的生动景象,是墨江创新企业孵化中心多家入驻企业日常经营的一个缩影。 城市要发展,“产”是第一支撑,“城”是第一平台,“人”是第一要素。享有“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美誉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中老铁路、昆曼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发展预制菜产业对于墨江来说不仅仅是发展“一盘菜”,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2022年6月,墨江预制菜产业创新研究中心揭牌,同年11月28日,以预制菜产品与服务品牌为切入点的墨江创新企业孵化中心揭牌成立,标志着墨江预制菜产业正式完成“双中心”搭建工作,“创研中心”和“孵化中心”成为推动墨江预制菜百亿级产业发展的“双引擎”。 为了实现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精准契合,在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有力指导下,墨江县依托“双中心双驱动”,优化孵化场地空间,完善孵化服务功能,搭建共享孵化平台,为创业企业打造孵化“梦工厂”,并与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预制菜研发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同建立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实现智力资源、市场信息、研发成果的及时共享和迅速转化。目前,已有6家国际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创新研究中心,13位国内预制菜领域领军人物入驻中心挂牌成立专家工作站,13位业内名厨进驻中心设立工作室,启动43个菜品研发及菜品标准研究与制定,21个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已上市酸菜鱼、傣味烤鱼等7个产品,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 产业赋能,人才聚力。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加强集群化孵化聚效应,以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为出发点,结合各县(区)资源禀赋,创新多元开放合作模式,打造“一园一主题一特色”创新创业园,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地方特色产业延链、补链,聚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创业之城”。 以“两园一基地”为创业者筑巢圆梦 “从考察、洽谈到注册落户,仅用了不到15天的时间。园区‘保姆式’的服务、丰富的营商资源是吸引我入驻的首要因素。”澜沧谷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林生说,入驻沪滇协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后,不仅一年能节省5.6万元租金,还有19家商户的共享资源让他节省了很多洽谈时间,创业信心更足。 为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瞄准服务这个根本保障,充分利用沪滇协作契机,引入上海市黄浦区高端现代服务业资源、一流营商环境理念和创新创业人才资源,打造全市第一个县域人力资源集成式服务平台——沪滇协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沪滇协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引入领航式全领域专业指导等服务,提高园区人力资源全流程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为企业提供贯穿注册期、初创期和发展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水平和提升稳岗能力。开园以来,园区共计开展职业规划讲座、退伍军人专场招聘会、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宣讲会等专题活动12场,开展直播带岗线上招聘活动4场,向劳动者推荐了19家用人单位3210个岗位;开展电商沙龙培训、人力资源服务培训、咖啡专业技能及茶艺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28场,累计参与1284人。 澜沧县“两园一基地”聚焦乡村振兴、沪滇协作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延链补链,让乡村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筑梦的舞台。目前,园区入驻企业36家,带动就业303人,服务本土企业223家,实现产值300余万元,向就业困难群体推荐用人单位19家岗位3210个。 以“N个创业生态模式”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 4月26日,位于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的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又迎来一家新的企业入驻,这也是园区迎来的第18家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及企业。新入驻的企业——众意咖啡是由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严孟碟创业团队注册成立的,以经营咖啡产品为主。一股股新力量的注入也源源不断地为园区赋能添活力。 为强化技能支撑,健全技能人才培养,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搭建“普洱—高校”直通车,与多所大学达成柔性引进和建立社会实践、实训基地等多领域合作意向,努力形成从注册期、初创期、发展期、增值期均有扶持的全周期创新创业生态链。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正是由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普洱互创国际中心合力打造的人才孵化平台,也是“1+9+N”创新发展模式中“N个创业生态模式”的其中之一。园区采取政府主导、高校支持、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模式运营,重点聚焦咖啡产业推动全产业链人才培育,已成功引进18家大学生创业团队及企业入驻,培训咖啡师100人次,带动学生就业35人,间接带动就业学生123人。 据介绍,在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先后创建了普洱市电商创客中心、云科热区众创空间、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三大创新创业平台,全面推动“院地、校企、双创”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创办普洱创之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孟辉正是从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出来的优秀毕业生。在校就读期间,孟辉就注册了普洱创之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了“云农智创”小程序,搭建了“云农生活”校园生活服务平台,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公众号小程序定制开发、农村专项电商人才培训、直播人才孵化培养等多项业务,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兼职岗位100余个。 “在校创业期间,不仅得到创业导师的专业指导,学校还为我们减免了办公地点的租金和水电费等,还申请到市人社局的3万元创业补贴,正是有了这些帮助和支持,让我和团队能专心做好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也让我的创业之路走得更顺。”孟辉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 创业汇聚众力量,创新赋能添活力。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汇聚青年之志、共筑创业之城”为主题,以“市场化运作、集成化服务、数字化赋能、精准化培育、集群化孵化、品牌化推广”为路径,通过打造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等创业生态模式,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实现创业就业,也激发了普洱这座城市的创新创业新活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