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迢迢帮扶行 深深山海情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3/07/13/ 10:37 点击:

 

本网讯   2022年8月9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了全县首例唇腭裂修复手术。主刀医生刘菲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也是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的队长、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兼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这是该团队到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帮扶8天后的第一台手术。

医疗人才的帮扶,为这所边疆县人民医院持续注入“新动能”,帮助科室医师开展新手术,使本地医务工作者掌握新技术,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接壤,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还是2022年春晚舞蹈节目《摆出一个春天》的诞生地。这个全国直过民族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现在正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选派医疗、教育、科技等方面优秀干部人才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更是澜沧县提高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的重大机遇。

对此,普洱市通过强化组织引领、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协作方式等举措,为干部人才帮扶工作做好支持。普洱市委组织部把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成员纳入“茶城惠才”政策服务对象,可享受生活服务、家庭服务、政务服务、发展服务4个大项共17项具体的服务支持。同时,充分借力“组团式”帮扶的人才资源优势,着力聚焦短板弱项,全力补齐建强,打牢乡村振兴的根基。

医疗人才帮扶

在家门口享受“上海技术”

刘菲调研发现,澜沧县没有先天性成恶劣六指畸形、血管瘤等疾病的诊疗科室,患者外出看病费用太高,导致部分家庭不得不放弃治疗。

对此,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张涤生基金会的帮助下,刘菲牵头在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了儿童先天畸形整形修复中心,免费为当地患儿进行修复手术。

与刘菲一起来到澜沧县帮扶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骨科、急诊科和泌尿科的4位专家,分别任命为所援建科室业务主任。

帮扶团队“落地”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以来,始终秉承“上海技术、云南实现、百姓受益”的理念,直面当前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质量等方面的难题,真心真情开展帮扶,先后在澜沧县首次实施了内镜下引导的多种引流管置入术,腹腔镜肿瘤、胆囊手术、疝修补术,3D打印骨模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等新技术。

帮扶团队针对医院管理人员对现代医院管理技能掌握不足的短板,对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总体规划、医院管理方面进行深入调研指导,开展新业务6项、新技术42项,胰腺癌诊疗、腹腔镜肿瘤切除等技术实现“零突破”。同时,针对医院各科室青年骨干制定“启航计划”,每年选派5名骨干,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专家导师进行带教。

仅半年多时间,该院在行政管理、学科建设、临床医疗、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髋关节置换同比上升72%,膝关节置换同比上升1500%,医院疾病外转率下降37.5%。还有贵州、广东、福建、四川、上海、山东等多个省市的患者前来就诊。一位留学生患者更是从美国纽约专程来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骨科业务主任王燎医师与医学影像科开展MDT合作,为一位76岁的拉祜族老奶奶进行右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数字化三维规划及关节置换手术,老奶奶的儿子表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最前沿的“上海技术”,老百姓有福了。

教育人才帮扶

既培素质也培技能

在澜沧县第一中学283班的教室里,陆俊杰老师正带领同学们和上海市敬业中学的师生们,通过网络直播连线开展研讨。别开生面的课堂形式,不仅打开了学习时空界限,也拓宽了学生们的眼界。

“陆老师上课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上课时就感觉在跟着他一起遨游在思政的海洋里,我们非常喜欢他的课。”283班的学生李丰说。

陆俊杰来自上海敬业中学,是上海市敬业中学、云南玉溪一中的11名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中的一员。同时,还有来自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等9名教师组成的帮扶团队,负责帮扶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

来自上海市市南中学的高级教师吕宁,担任澜沧一中校长后,组织学校教学部门多次研讨,重新组建了学校教学组织管理架构,修订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广泛开展教研活动。

同时,团队还开展“师徒”带教指导、教师参加县域讲课比赛全程指导、校本教材撰写编制、学科备课组建设等工作,通过“学科特色创建”行动研究,促使学校办学特色发展全方位走向深入。澜沧县第一中学帮扶团队积极组建由“85后”青年教师、团委学生会骨干组成的“红色思政青年师生宣讲联团”,分年级构建党的“精神谱系”宣讲内容。注重巧借上海、玉溪之势,成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在课堂实践和课题研究中以新青年“智慧沙龙”方式深入求索拓展效能。通过一系列帮扶政策的落地生根,2023年高考,澜沧县一中本科上线率较2022年提高了2.64个百分点。

从海奔赴到山,各位教师将上海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带到了澜沧,并通过听课指导、备课等环节,全力以赴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学校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

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新校区是在朱有勇等10余位院士的联合呼吁和倡导下,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王建国院士团队设计,占地340亩、规划在校学生6000人的新型职业学校,旨在解决澜沧职业教育发展短板,推广科技应用,通过“职业教育+基地+农民”的新型模式,让更多适龄青少年和群众接受职业教育。

汪志颖校长是来自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的一名高级讲师。她到任后就着手调研,在充分听取意见和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10项重点工作。整合学校原有17个专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两大专业群,力图发挥集群优势。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共享4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4类40门“校本化”特色社团课程,提升课程吸引力。县职业高级中学帮扶团队通过推行“金课”评比、“推门听课”“教考分离”“行家入校”等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三教”改革,形成“学、训、赛、考”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特色。先后组建5支教师团队参加云南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赛、行业比赛,荣获省级比赛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思政省级示范课1堂,以及全国导游大赛普洱市选拔赛二等奖的骄人成绩。

去年10月份,县职业高级中学与县一中还联合举办了“高考执教学术互助交流”专题工作会议,围绕如何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融通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开展交流研讨,通过促进双方办学,为当地经济发展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也将为澜沧县的素质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创造新的机遇。

科技特派团帮扶

科技赋能增长增效

从刀耕火种到科技种养,从广种薄收到产业兴旺,在澜沧巨变的背后,科技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科技、人才资源持续汇聚澜沧,续写着澜沧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在澜沧昌皓茶叶有限公司基地,茶叶产业组考察了拟建设的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赵远艳就科学防控病虫害进行技术指导,详细讲解了黏虫板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赵远艳是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科技特派团澜沧团团长。她表示,将在该示范园探索运用有机茶园栽培管理模式,试验示范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的产品,辐射带动澜沧县茶产业的发展。

帮扶澜沧县的科技特派团成员共28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黄璐琦担任顾问,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赵远艳担任团长,成员由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的专家、教授组成。

科技特派团结合专业资源和技术优势,聚焦澜沧县“6大产业”发展需求,组建了茶叶、中药材、生猪、甘蔗、特色蔬菜、肉牛牦牛6个产业组,对应帮扶一项产业发展,通过细化具体帮扶措施,对“6大产业”实行精准帮扶。

科技特派团采取“理论培训+田间作业+现场教学”的培训方式,依托火塘夜校、党群大会、“互联网+”平台,通过“一帮一”“一带多”等方式,先后实地帮扶220人次,对接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和合作社22家,解决技术问题25个,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培训58场次,指导应用新品种17个,创建示范点13个。

目前,全县已有1000余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参与“6大产业”发展,带动5万余户农户树立“科技兴农”理念。

澜沧县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进中林中福、云天化、蓝百旺等农业龙头企业23家,培育本地龙头企业68家,辐射培育上下游农业市场主体7187户,建成巨菌草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千亩高标准蔬菜基地、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基地集群。

通过科技特派团的有力帮扶,澜沧县在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推广、技术瓶颈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农业产业功能拓展5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讯员  吴劲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老挝留学生:在普洱筑梦未来 下一篇:普洱:夯实产业之基 激活发展引擎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