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芬 周思雨 曹琦涵 文/图) 普洱,因茶而名、因茶而兴,被称作“世界茶源”,勤劳的普洱人民在这里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普洱茶的故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普洱茶文化,让普洱茶这颗明珠愈发璀璨?我们在普洱非遗客厅找到了答案。 走进位于普洱中心城区景素茶庄的普洱非遗客厅,简约古朴的设计意境悠远,偌大的傣族金水漏印壁画拉满了氛围感,阳光透过落地窗一寸一寸挪移,洒在普洱非遗客厅的每份茶、每件非遗文创产品上,每走一步,都有阵阵茶香萦绕。 “茶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茶,见人见物见生活”……普洱非遗客厅、普洱茶企“景素”负责人贺海善认为,让更多人喝到一杯好茶,了解更为完整的茶知识是普洱非遗客厅的职责所在。 2021年,普洱非遗客厅挂牌上线,依托普洱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将各县(区)的非遗内容通过“声音+展览+体验+文创作品”的形式集中呈现,为访客提供了一个文化体验和休闲消费的综合性场所。 目前,普洱非遗客厅完成了普洱市21项茶以及与茶有关的非遗传承项目的收录工作,并分为“金木茶土布”五个类别进行一一展示。 “最好地传承就是生活”,普洱非遗客厅把制茶、喝茶、茶具、茶席及茶空间、茶服务等与茶有关的非遗文化综合起来,并借助茶这个媒介,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在这里,你能看到由工艺精细、绚丽多彩的傣族织锦所制成的茶席、茶垫、杯袋,薄如纸、亮如漆的镇沅黑陶做成的茶杯、茶壶,如水彩画般绚丽的绝版木刻画出现在了茶包装上……此外,普洱非遗客厅还以创意设计方式呈现普洱茶文化,推出“普洱茶唱片”文创产品,把普洱茶包装成黑胶唱片模样,并配合NFC技术,为人们开启了一场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感官之旅。 在普洱非遗客厅,除了可看可感,还需要可触。 不久前,普洱非遗客厅新增设了火塘烤茶、金水漏印、绝版木刻等非遗项目手工体验区,不断提升访客参与度与体验感。来到普洱非遗客厅,不仅可以买茶喝茶,还可以亲手制茶,变身为火塘前的烤茶人,体验热罐、放茶、烘焙、掂翻……在烤茶的复合型浓香中进行一场人与茶的对话。 普洱茶香越陈越浓。我们期待,在普洱非遗客厅,普洱茶在非遗的加持下不断发光发热、香飘万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