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舞蹈《芦笙舞》。(记者 王承吉 摄) 普洱日报讯(记者 罗成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发展繁荣各民族文化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创造力的催化剂。普洱是“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诞生地,是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普洱民族文化浑然天成、古朴生态、神秘多彩。 近年来,普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采取一系列工作举措,加强城乡文化事业建设,大力发展繁荣民族文化,精心打造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全市各地绽放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之花。 加强阵地建设 助推文化惠民 基层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普洱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民生工作相结合,夯实文化阵地建设,强化文化阵地管理,让人民群众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共享文化惠民大餐。 对此,普洱市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的建设与管理,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1个、美术馆1个、博物馆8个,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05个(含口岸文化站2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069个、农家书屋1059个、文化农庄1个,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和9个县级分中心,全市组建农村小文艺演出队2331支、建成小广场1905个、大喇叭1888套,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8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及农村电影“2131”工程、“文艺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群众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同时,普洱市全力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各文化单位、馆(站)、村(社区)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免费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公益性音乐、舞乐、戏剧、书法、美术、摄影等艺术门类培训、展演及科技普及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办好全市群众文化赛事活动和节庆活动,两年一届的普洱市群众文化“茶花奖”展演暨农民工文化节活动形成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澜沧葫芦节”“孟连神鱼节”“西盟木鼓节”形成普洱市边境节庆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致力文化创新 打造精品力作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浸润一方人家。普洱具有民族民俗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纺织与服饰文化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及民族个性突出、地方色彩鲜明、内涵丰富多彩、形态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特点。 多年来,普洱市致力于文化创新,突出民族文化主题,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等重大主题,以“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为主线,推出舞台艺术作品900余件,书法、美术、摄影作品1200余幅,一批批文化精品力作,全面展示了普洱的发展实践和重大成就,充分反映了全市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普洱市积极推动优秀文艺作品的对外传播,组织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话剧《农民院士》参加云南省第十六届新剧(节)目展演并荣获新剧目大奖,组织话剧《农民院士》赴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等10余个城市巡演,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赴北京展演,拉祜族舞蹈《摆出一个春天》、彝剧《秀水河边》入选第十九届群星奖评选;《摆出一个春天》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并在2022年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惊艳亮相。 普洱市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工程和精品工程建设,自2019年起已连续5年被市政府列为10件惠民实事工程项目之一。自工程实施以来,共扶持项目274个,投入资金2841万元。2023年实施省级民族文化项目20个,省级补助项目资金218万元。实施范围涵盖全市10县(区)、市级相关单位和社会组织,项目涉及刺绣、陶艺、竹编、音乐、舞蹈等10余种文化类型,有力助推了全市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交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民族文化交融格局。 传承非遗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 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普洱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洱市全力抓好民族传统文化挖掘与传承,进一步加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设,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不断增加,体系不断扩大,类别逐步健全。 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0人;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80个、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78人;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8个、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09人。 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普洱市抓住文旅融合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民族文化促旅游发展、产业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普洱特色的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拉祜族文化保留和传承较为完整,传统干栏式建筑保存完好,是一个典型的拉祜族聚集村。老达保村民小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是《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那柯里茶马驿站充分挖掘当地旅游文化资源,扎紧做强“马帮文化+产业链条”,将清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民居建筑与“山、水、林、田”融为一体,重现了那柯里当年茶马驿站兴盛繁荣的景致,让那柯里茶马驿站成为留得住乡愁、民族团结示范、特色乡村建设的新样板、新标杆。 多年来,普洱市通过鼓励传承人创新发展,挖掘非遗产品附加值;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拓展非遗传播面;打造非遗工坊产品,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在旅游景区、休闲街区、夜间集市中植入非遗项目展示、展演,着力提升非遗文化体验功能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探索出一条条“非遗+”的文旅融合新路子,在时光中沉淀下来的普洱非遗,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如今,放眼普洱大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一张张独特的民族文化名片,彰显着普洱的独特印记和文化底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