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深耕绿色发展之路 聚焦治水护水“课题”


来源:《普洱日报》 张珂嘉 时间:2023/08/29/ 09:41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张珂嘉)   初秋时节,无论是漫步在思茅区思茅河边,还是行走在景东彝族自治县菊河河畔,微风徐徐,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一条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相融于城区与乡村田野,一座座风景优美的公园、村庄依河而建,农人傍水而作,游人农田采摘、休闲垂钓,市民悠然漫步……普洱大地处处呈现出“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美丽河湖新画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普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河(湖)长制+N”机制为抓手,常态化巡河、全方位摸排、清单式交办,精心做好“水文章”,营造全民爱水、护水、治水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河(湖)长制+N”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这是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殷切希望……

“河(湖)长制工作必须杜绝形式主义,专业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强化领导责任、组织统筹,将工作要求变成具体动作、具体措施,完善细化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督促验收等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倒排时间推动问题解决。”近日,普洱市委书记李庆元深入市水务局,听取水务工作情况汇报,详细翻阅专项行动、巡河记录、问题督办等相关材料,与大家共同研究推动“河长制”实现“河长治”的具体措施,并对全市下一步水务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

水岸同治,和谐相融,要如何实现“一泓碧水永续?”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普洱市历来高度重视河湖保护治理工作,特别是推行“河(湖)长制+N”机制以来,通过横向协作和垂直联系,不断完善联合巡河、联合管护、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机制,持续提升跨界河湖治理效能,对河湖进行分段分级、分片分级管理保护,748条河流、358座小(二)型以上水库、82座坝塘、73条渠道纳入河(湖)长制管理;深耕协同共治“试验田”,积极印发《普洱市“党建+河(湖)长制”工作方案》,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各级人大、政协和河(湖)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严格执行河(湖)长制督察制度,推动“一河之治”变为“系统之治、流域之治”,一幅幅“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的大美图景正徐徐展开。

“以前这条河垃圾多,杂草丛生。”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勐梭村二组村民岩罕相回忆说,曾经勐梭河左一支流岸边村民怨声载道,因为河域环境状况不佳。而如今的勐梭河,秋日雨后,清风吹拂,水面碧波荡漾,岸边绿树成荫、花草芳香,全然换了一副模样。水质的提升让家园更宜居,而这样的变化源于不懈探索与实践。多年来,西盟县全面构建三级河(湖)长制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河(湖)长制+N”机制,不断优化流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全力建设起造福群众的美丽河湖、幸福河湖。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背后,普洱河湖也曾经历水环境恶化的情况。由于跨界河湖众多,加之管理权责不明晰,河湖出现水质下降、水体混浊、垃圾漂浮物多等突出问题,群众反映不断,跨界河湖成了治水的“心病”。如何有效破解跨界河湖管理难题?普洱给出了答案:“立足流域整体,建立合作机制。”在全面建立从省到村五级河(湖)长体系的基础上,普洱与玉溪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等多个州(市)签订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明晰界河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引入“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校长”“河(湖)长+水文监测”等协作机制,依托河(湖)长履职、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

截污治污、腾退岸线、生态修复……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为契机,一系列强有力举措让普洱河湖重焕生机,河湖“绿色指数”不断攀升。“一直以来,我们以‘夯实党建基础、助力河湖保护、党建业务相融共促’为目标,深入推进‘河(湖)长制+N’机制,深化督察督导、压实河(湖)长责任、完善治水法律法规,建立部门联审、主动报批、巡查反馈、日常监管等协调联动机制。”普洱市水务局负责人感慨地说。

手拿垃圾袋,挽起裤腿,穿梭河床清除杂草、打捞垃圾……这是日前普洱市开展“保护母亲河 全民在行动”集中清河行动的缩影。市、区两级河长办把思茅河及八条支流划分为115个包保责任片区,并把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确定为“母亲河清河日”。下一步,普洱市还将全面推广“母亲河清河日”制度,由县、乡、村三级分别将辖区内所有水库和县城、乡(镇)集镇、村庄段河流划分为若干段(片),常态化开展“保护母亲河 全民在行动”集中清河行动。目前,全市已设立市、县、乡(镇)、村四级河(湖)长4612名,落实巡河员、保洁员2999名,每年组织各级河(湖)长开展河湖巡查10万余次。各级河(湖)长从“总指挥”到“最前哨”,层层压实责任,治理效能日益提升,“河长制”走向“河长治”,真正实现有名、有实、有能、有效。

从“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到“攥指成拳招招管用”,普洱河湖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健全河湖巡护机制

从“责任清单”到“履职清单”

从穿城而过的思茅河,到孕育普洱茶文化的澜沧江;从宛如明珠嵌入城市的大小湖泊,到纵横密布的万千水道,全市各级河(湖)长守水有责、治水尽责。涓涓碧水长流,城市与水和谐共生。

“以前思茅河的河水浑浊,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现在不仅水变清了,而且还建了人行步道,绿化美化设计得非常漂亮,城里又多了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谈及思茅河的变化,作为老思茅人的黄永福老人感受最为深刻……

作为普洱中心城区的“母亲河”,思茅河是普洱中心城区唯一的排水通道,贯穿南北连接“五湖九河”。2018年以前,思茅河水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群众哀声怨道。为了改善河道生态,提升思茅河及其支流的水质,按照水环境治理工作思路和治理措施,逐项逐个解决思茅河存在的问题。经过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与不懈努力,历经几年的改造提升完善,2022年思茅河莲花乡国控断面水质实现全年均值脱劣,思茅河保护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以前是臭气熏天、脏乱差的‘臭水沟’,如今的改变让周围的环境有了质的飞跃,思茅河旁新修通的滨河路上很多居民都盖起了沿街商铺,很多人实现了再就业,收入提高了不少。”居民杨文涛说。治理后的思茅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河道还串联了沿线公园、居住区,将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融为了一体。治理后的思茅河,不仅成了市民养生休闲的地方,更是外地游客的打卡之地。

要让河湖“长治久清”,治污要治本,治本先清源,找准“病灶”,精准施策,才能找到对症的“良药”。在推动河湖管理从被动向主动、突击向长效转变,提高巡河质量上,普洱将“问题清单”转变为“责任清单”,将规划图转变成执行图,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巡河问题清单制,对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江河、水库进行河湖健康体检,重点查看河湖水体污染情况、河湖沿岸排水口是否存在污水排放、畜禽圈养、放养等情况;巡查河湖管理范围有无建筑、生活垃圾和电鱼毒鱼、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各级河长办区分问题解决难易程度,确定处置问题统一政策尺度,会商研究整治问题,群策群力形成化解难题的“金点子”,逐个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时限要求,变常规巡河为现场办公,把问题整改时限和责任压细压实到县(区)及部门、个人。

“下一步,我们还将不断丰富‘河(湖)长+部门’协作机制,结合河流、水库突出问题涉及的主要行业、领域,明确整改主要责任单位,并与之建立起有针对性的‘河(湖)长+’协作机制,加大各级河(湖)长的宣传和巡护力度,让群众积极参与河湖的管理和保护。”普洱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念好“治水经”,方能绘好“生态图”。普洱建立的河湖巡护“问题清单、履职清单、责任清单”工作方法的创新经验成果,对全市建立健全河湖治理体系起到积极示范引领作用。如今,“山水正好,风景如画。”这是普洱保护治理河湖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后的靓丽“蝶变”。

全民参与综合治理

从“有人管”到“管得好”

初秋时节,景东彝族自治县菊河河畔,放眼望去花草覆盖的河坡青坎形成一片花草的“海洋”,十分养眼,如今的菊河每天都能迎来众多前来“打卡”的市民。

“现在菊河越来越漂亮了,空气清新了,我们经常携老带幼到这里散步、踏青,老人和小孩都喜欢。”市民吴雨梵说。发源于无量山脉主峰猫头山脚的毛草地,为李仙江右岸一级支流的菊河,在高山峡谷中一路逶迤辗转,流经锦屏镇黄草岭村、新民村、北屯村、景川村,于县城三弦广场汇入李仙江,菊河作为景东县主要河流,“记载”了许多关于景东的故事……

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同时,景东县根据省市县关于绿化美化三年规划要求,依托河(湖)长制,县水务局先行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美丽河湖建设,对全县辖区内重点河湖库区实施补绿增绿等沿岸绿化提升工程建设,充分挖掘水文化和彝族文化,打造沿岸生态景观,经过多部门齐抓共管和通力协作,擦亮了景东人文、水文底色,打造出一条条让群众满意的美丽河湖。

破、立、拆、改“转换”腾挪间,景东的水域旧貌换新颜。以李仙江县城段主要支流菊河水安全水景观为例,是景东县生态修复和美丽河湖建设的试点,在经过拓宽、缓坡施工、设置游步道、生态修复等建设之后,这里俨然成了孩子们写生画画、市民们散步、踏青的乐土。当夜幕降临,这里又呈现了另一番景象,星空点点间,北极熊、大象等十余种具有代表性的灯光造型璀璨夺目,让黑暗的夜晚不再是一片漆黑,而是另一种让人感到惊奇的浪漫。菊河因水而兴,县城沿河而建,群众沿河而居,良田沿河而布,全新的菊河生态河湖景观,既有清丽山水,又有净美人居的生态观光走廊,而这也仅仅是全市水域环境改善提升的缩影。

“整治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这是景东县水务局的努力方向。在谈及美丽河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时,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景东县‘美丽河湖’建设以河流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带动区域环境和功能整体提升。我们将继续按照‘美丽河湖’建设要求,在保障行洪安全的前提下,让水资源变成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促进人水和谐、美美与共,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共建共享。”

治水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一头连着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随着全市美丽河湖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市现已建成以河(湖)长制为主题的河道水文化园2个,以法治宣传为主题的法治河道1处,在梅子湖建成“党建+”主题河湖文化园1个,各县(区)建成美丽河湖示范点16个。全市累计建成省级美丽河湖26个、市级美丽河湖156个,获得2021年美丽河湖建设省级奖补资金2500万元,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普洱水域生态文化的品位和形象。

美丽河湖造就美好幸福生活。从河湖治理、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污水治理再到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普洱美丽河湖的建设,有效带动了经济模式的转变,产业升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凸显。如今,逐水而居的人们,也正借助河(湖)长制的“东风”,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书写人与河湖和谐相融的新篇章。(本版图片由普洱市水务局提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普洱市市直单位2023年职工体育运动会圆 ... 下一篇:普洱:“提醒+监督”让清风吹进毕业季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