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郭春祥) “乡村振兴项目是公开招标,还是竞争性磋商?”“村里资产管理使用是否公开?相关补贴政策是否公示?”日前,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茶马驿站乡愁小镇,普洱市纪检监察干部针对近年来实施的乡村振兴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乡村振兴推进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为精准定位监督重点,普洱市纪委监委采取“四不两直”监督方式,创新运用“抽、学、查、研、比”等手段,精准发现问题。发挥“抽”的作用,抽调纪检监察、发改、财政、审计、乡村振兴等巡察部门力量,有效形成交叉蹲点调研监督合力;强化“学”的效果,梳理汇编中央和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重点政策文件,开展监督前培训,确保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聚焦“查”的措施,通过查看政策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廉洁风险点清单等相关台账精准锁定监督方向;用好“研”的方法,各监督组定期碰头梳理汇总发现问题,研判工作方向,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性;突出“比”的路径,坚持“不比数量比质量”,严格审核问题线索,提高线索转化率。 专项整治能否取得实效,关键看能否动真碰硬深挖细查问题线索。普洱市纪委监委采取“交叉+蹲点”的调研监督模式,采取收集资料、查阅档案、个别访谈、走访群众、实地查看等方式对10县(区)进行全覆盖实地调研督导,确保监督检查“思路清、办法新、成效显”。截至目前,普洱市纪委监委先后深入10个县(区)、113个部门、63个乡(镇)、79个村(社区),走访干部群众1048人,通过交叉蹲点调研,发现并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74件,通报曝光127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专项整治,坚持系统治理,用好‘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推动监督下沉,织密基层监督网,不断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以高质量监督护航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普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