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公元10世纪, 布朗族先民迁徙来到景迈山, 和傣族先民一起在森林中建寨、在寨子周围栽培茶树, 探索出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在高大乔木下种植茶树的林下茶种植技术, 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 形成了林茶互生、人地共荣的古茶林文化景观。 这是世界上传统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 是可持续的山地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的杰出代表, 彰显了当地世居民族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 并与自然长期和谐共生的朴素生态伦理和卓越生态智慧, 是人类农耕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6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正式启动, 自此, 为了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茶故事, 增强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强国的文化自信, 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当地群众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经历了13年的不懈努力。 2010年 ●2010年6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启动申遗工作。 2011年 ●2011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到普洱市就普洱茶农业系统遗产现状与面临的威胁进行实地考察。 2012年 ●2012年3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初稿提交。 ●2012年6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通过国家文物局遗产专家现场考察评估。 ●2012年9月,“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试点,景迈山古茶林是其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11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 ●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中国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25日,在第五届国际茶业大会上,普洱市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称号,景迈山古茶林成为“世界茶源”的核心支撑之一。 2014年 ●2014年3月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文成立普洱景迈山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协调小组。 ●2014年3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文本和保护管理规划等文件首次呈报国家文物局审核。 ●2014年4月,普洱市人民政府发文成立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保护管理局(2017年更名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 2015年 ●2015年3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和保护管理规划第二次呈报到国家文物局。 ●2015年7月1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2015年11月10日至13日,国家文物局组织“驻华使节考察茶马古道”活动,6个国家的驻华使节走进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2016年 ●2016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三次向国家文物局递交“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 ●2016年10月18日至19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对普洱景迈山古茶园文保项目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估。 2017年 ●2017年3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文物保护规划》原则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评审。 ●2017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第四次向国家文物局递交“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 ●2017年10月25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正式施行。 ●2017年11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组织专家实地考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意向性项目——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2018年 ●2018年7月1日,《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2019年 ●2019年10月,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澜沧县举办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2020年 ●2020年12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家文物局上报请求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为中国政府2022年申遗项目的请示。 2021年 ●2021年1月,国务院同意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中国政府2022年世界遗产申报唯一项目。 ●2021年1月2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按时送达驻在巴黎的世界遗产中心。 ●2021年5月初,“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通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询机构)形式和内容审查。 ●2021年5月17日,国家文物局在澜沧县召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现场推进会暨相关项目评审会。 2022年 ●2022年2月28日至3月4日,国家文物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普洱市人民政府组织国内专家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进行首次模拟考察评估。 ●2022年4月12日,澜沧县人民政府批复实施《景迈山遗产地建设活动导则》。 ●2022年7月9月,国家文物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普洱市人民政府组织国内专家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做第二次至第四次模拟考察评估。 ●2022年9月6日至11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到普洱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现场考察评估。 ●2022年11月25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遗产考察评估部召开视频会议,就“传统村寨和住宅修缮保护措施”“传统村寨规划和潜在旅游开发”“村寨和茶林所有权”和“废弃物管理”4个事项向参会的中方人员提问,中方与会人员解答。 ●2022年11月,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要求,中方就“有机演进的文化遗产、符合标准、遗产保护状况、保护措施、影响遗产地的因素、管理,自由、事先和知情同意”等7个方面提交补充材料。 2023年 ●2023年1月1日,《 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2023年2月,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要求,中方就“保护措施、传统村寨的规划和潜在旅游开发、所有权、废弃物管理”等4个方面提交说明材料。 ●2023年5月,国家文物局调研组实地调研景迈山古茶林防雷和消防设施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 ●2023年9月17日,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