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申遗梦圆时刻,回望十三载申遗之路,离不开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他们或为了热爱,或为了技艺相传,或为了文化探究,而将人生中的数十年时光默默融入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推广之中,在他们的合力用心守护下,终于让景迈山这座底蕴深厚的千年古茶林惊艳世人!他们的故事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的缩影,也将是后人继续前行的航标。 苏国文:一座山的生命守护者 记者 郑璐
“我们布朗族有一首老歌,它是这样唱的:一切从茶中来,我们以茶为生、以茶为命,所以我们对茶有很深的感情。” ——苏国文 进入8月后,81岁的苏国文老人变得越发忙碌,在位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核心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芒景村的布朗文化园,他每天都要接待几波从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学者,一遍又一遍重复讲述景迈山的布朗族文化和山上的万亩古茶林。几天前,他的新书《开拓创新 砥砺前行——写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评估验收之时》准备印刷成册,发给每一位景迈山居民。 苏国文在景迈山家喻户晓,其父亲苏理亚是景迈山布朗族的最后一位世袭头人。按照布朗族的习俗,头人之位是世袭的,要传给最勇敢、智慧的孩子。苏理亚在病重时,将自己想做未做及未尽之事嘱托给了苏国文:一要在景迈山建一所学校;二要编写完成布朗族史;三要为布朗族茶神建一座寺庙。当地布朗族群众就认定,苏国文是他们尊贵头人的继承者,称他为“更丁”(受尊敬的人), 也就是布朗族的王子。年幼时,苏国文按照当地的宗教习俗,在启蒙年龄进了寺庙当和尚,在此期间学会了傣文和计算。10岁那年,他还俗后插班到当地小学接受教育。20世纪60年代初,初中毕业的苏国文回到农村做了一名教师,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致力于布朗族文化的传承和古茶林保护工作。 如今,父亲临终前的那三个嘱托,苏国文已一一完成了,甚至,他做得更多。 每年的山康节是布朗族供奉茶祖,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古茶林保护意识的重要节日,苏国文是最忙碌的人,既要主持祭茶祖仪式,又要带领村民上山祭山神。当谈到如今的古茶林保护成效时,老人自豪地说:“我们今天的古茶园是1000多年前祖先留下的,1000年后,我们今天种下的生态茶园也会成为古茶园。这在今天,已经成为布朗族人的共识,我们将茶树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来敬重、供奉、继承。通过祭茶祖仪式,传承民族文化,让保护茶树、保护环境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意识。正是这些信仰的力量以及对绿色家园的守望,使这份普洱先民留给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在历史的天空下熠熠生辉。” 数十年来,苏国文珍爱着这份遗产,在退休后整理了布朗族成人佛经,撰写了布朗族历史资料《布朗族简史》《布朗族与茶》等,并公开出版,个人也成为芒景村布朗族生态文化保护区重要的布朗族风俗礼仪传承人,2014年还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在景迈山古茶林保护工作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保茶还林”的观点,带领茶农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道路,执着地坚守着祖训——“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茶树”。 苏国文是这份珍贵遗产的守护者,更是忠诚的追随者,他对景迈山最终能成为世界之光也笃信不疑。“千百年来,生活在景迈山的各族人民积极上进、团结互助,创造并共同守护了这个家园。未来,我们也会世世代代守护下去!” 李杨:隐秘的守护人 记者 徐一丹
“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景迈山,了解景迈山,发现景迈山的美。” ——李杨 夏季,绿树成荫的景迈山树影婆娑,交错纵横的古村落里,一栋栋隐藏着岁月烟云的传统建筑保存完好,村民住在其中,生活幸福;游客徜徉其间,感受着景迈山的独特魅力…… 这样的场景既出现在眼前,也呈现在监测屏幕前。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遗产科负责人李杨在景迈山遗产监测预警平台的巨幅屏幕前,监测着眼前的一切。在屏幕上,记者跟随着李杨的介绍,在监测总览页面看到景迈山19大类、60个小项监测数据中的核心数据,包括日常巡查、本体病害、自然环境、业态发展、社会环境、旅游游客、景观监测和防火监测等。 李杨从事景迈山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已经7年,参与过景迈山的规划建设、保护监测、讲解员培训等工作。 “如今,有了信息化系统的引入,景迈山古茶林的保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还能把遗产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前预判解决。”李杨说,通过查看9个传统村落安装的高清摄像头,能实时采集村内建设情况数据;通过查看气象、空气、土壤、虫情等监测设备传回的数据,掌握与古茶林生长状态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情况;通过使用移动巡查App“景迈山监测云”,定期采集传统村落、环境景观等异常数据。而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对申报遗产区和缓冲区内23个片区需要巡查的内容,巡查人员可以直接使用“景迈山监测云”App录入,信息直接录入预警系统,若有异常,系统会出现红色提醒,立即可进行处理。 景迈山上的一砖一瓦、一树一茶能得到完整有力地保护,景迈山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更是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景迈山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建成3年以来,通过人工录入、日常巡查、外部接入和前端设备获取等方式搜集了遗产本体、保护管理和影响因素等多种类型的监测数据830多万条,有效支撑了景迈山古茶林的日常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监测的完整度。而在这背后,是许许多多像李杨这样,一直在为景迈山的保护作出努力的人。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李杨感到非常开心,同时也感到压力。她说:“申遗成功后,随着更多游客的到来,如何保持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新考验,但更多的是期待。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景迈山,发现景迈山的美。” 南康:“茶魂”守护者 记者 付利琨
“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是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千万不能遗失。” ——南康 景迈山上,世居着5个少数民族,其中布朗族与茶结缘有千年之久,布朗族人认为茶祖种下的茶树有灵魂,把它作为信仰代代相传。千百年来传承的茶文化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 居住在惠民镇芒景村的南康,不仅是布朗族头人的后代,还是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的市级传承人,他对布朗族与茶共生共融的历史如数家珍。据他介绍,芒景村茶叶种植始于傣历五十七年(公元695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生长在当地的是“野茶”(实为栽培型普洱茶)。 茶叶一直是当地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20世纪90年代“密植丰产”的台地茶开始大面积推广,景迈山也不例外,但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一直存在。 在各方的支持下,时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芒景村党总支书记的南康带头开启了优化茶林的改造之路。“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芒景试点进行林下茶园的种植,取得一定成效后,又在2012年改造台地茶,把原来1亩茶地里的3000棵茶树只留养160棵,再栽种8棵不同树种的树苗。” 挖掉多余的茶树,为品质好的茶树创造生长空间,再适度种植遮阴树,形成景迈山独有的茶林共生模式。回忆当初,南康说:“当时砍掉多余的茶树,心里很不舍,但改造后,台地生态茶价格涨了十多倍,乔木下面还长出了名贵药材。”3年的时间,景迈村和芒景村完成了5万多亩的茶园改造,打造了林间有茶树、树上有虫鸟的生态茶园。 如今,为了保护茶林,原来的四季采茶变为一年只采春、秋两季。各村的村规民约也明令禁止茶农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景迈山古茶林已经成为每一代景迈山人的使命。 现在,年过花甲的南康时常坐在家中的火塘边,制作地道的“烤茶”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各方宾客,并将布朗族和茶的故事娓娓道来。只见他熟练地将山泉水注入陶罐、燃起木柴,抓一把古树茶放进葫芦瓢,再用铁钳夹两块火炭放进茶叶里,不停地抖动葫芦瓢使茶叶受热均匀。茶叶在炭火的炙烤下,冒出缕缕青烟,散发出阵阵茶香。不一会,再把烤好的茶叶投入陶罐煮上片刻,香气腾腾的“烤茶”就出炉了。在烟火升腾和茶香氤氲之中,宾客们总会赞叹“烤茶”独特的沁人滋味。 南康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和打造一所茶文化传承馆,集纳手工制茶、葫芦烤茶、竹筒茶、酸茶等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和茶林文化等活态景观。他期待茶文化能吸引更多人走进景迈山,也让走进景迈山的人更了解古茶林、热爱景迈山。 仙金:从景迈来 回景迈去 记者 郑璐
“我们景迈山的古茶林不只是我们的经济来源,更是我们的信仰。” ——仙金(@仙仙) “我是仙仙,景迈山的原住居民,这里是我们世代生活的家园……”每天下午4点左右,22岁的仙金(@仙仙)便开始雷打不动地进行抖音直播,有时候是卖茶,有时候是带网友在线看茶园、游古寨,有时候就是闲聊一家人在景迈山上的生活琐碎。 仙金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村糯岗古寨小有名气的“主播”,不仅是寨子第一批开通抖音账号进行直播带货的茶农,而且还是入驻“小红书”的第一人。 “小时候,家里人跟我说,如果不好好念书,就只能回来栽茶树、采茶叶。”仙金说,没想到,真的就成了茶农。 2017年,因学业跟不上,16岁的仙金从澜沧县民族中学退学回家,跟随父母经营茶叶生意。因年龄小,缺乏系统的学习,仙金常常觉得底气不足,生意往来中也屡屡受挫。后来经人介绍,仙金只身前往深圳、昆明的茶企一边打工、一边学习。18岁时,仙金“学成归来”,正式回归景迈山,开启了“茶二代”的成长之路。 仙金回来后,不仅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而且还带回来了年轻人的思路和活力。2019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游客进不去景迈山,茶叶也带不出去,家里的茶叶卖不出去。经过再三思考,仙金和姐姐开始尝试直播带货,边摸索边成长。后来,又有身为摄影师、电商从业者且为仙金男朋友的“@大雄”加入,在几个人的合力下,这份事业越做越好,他们的“商圈”也越来越大,如今客户已遍布世界各地。 “如果当初好好学习就好了,现在还是觉得学得不够,只能不断摸索,慢慢进步。”仙金身上有年轻人的闯劲,也有独属于景迈山人的气质,务实又上进。 “申遗成功后,景迈山的一草一木,包括我们也会成为遗产,那时候就更宝贵了。我会努力把祖祖辈辈珍视和保护的景迈山茶卖得更好,卖到更远的地方。”仙金说。 玉呢夫妇: 搭建景迈山连接外界的一座“桥” 记者 李毓珊
“景迈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您远方的家。” ——玉呢夫妇 宽敞的庭院、安静的品茗空间、精致而温馨的8间客房……在布朗玉呢客栈开业的第6年,客栈主理人玉呢夫妇仍然坚守着打造“您在远方舒适的家”的初衷,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舒适的房间、周到的服务以及景迈山的好茶。 布朗玉呢客栈位于惠民镇芒景村翁洼村民小组,是翁洼的“流量担当”,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要问原因,或许是这里有绝佳的观星空“机位”,或许是色香味俱全的“达拉”盛宴,或许是这里很“特别”。 特别的是,这里是很多人的“诗与远方”。玉呢的丈夫马志民是地道的北京人,多年前与景迈山邂逅后,便让他深深爱上这座山、这里的人。2016年,他与布朗族姑娘玉呢结婚;2017年,两人精心打造的客栈开业;2018年,女儿马玉出生;2023年,马志民辞去了在北京的工作,成为景迈山的新居民。“长期在北京生活,会让我们的女儿丧失说布朗话的能力,在我看来,布朗话是比英语更重要的语言。”马志民认为,景迈山的滋养能让女儿更好地成长,让她深爱这块土地,保护和传承布朗族独特的文化。 特别的是,玉呢夫妇对景迈山的爱的分享。在北京、景迈山两地分居的7年间,玉呢有一半时间会在北京,文化的差异、人们的好奇,让玉呢一直想着要为景迈山做点什么。2022年初,玉呢夫妇在北京彼岸书店开启了“一个茶农的茶会”系列活动,每次茶会,玉呢都会穿上传统布朗族服饰,用质朴的语言分享景迈山的一切。茶会中,茶友们边品鉴景迈山茶叶,边学习茶叶相关知识,感知景迈山的四季和岁月。那一年,“一个茶农的茶会”举办了近30场。 特别的是,他们在搭建一座“桥”。玉呢夫妇了解景迈山,也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最近,他们推出了“玉呢妈妈的‘达拉’宴”。“达拉”是布朗语“野菜”的意思。预订“达拉”宴的游客,可跟随布朗族群众一起到森林中采摘野菜,食物经过玉呢的妈妈的亲自加工,最终呈现了“达拉”盛宴。傍晚时分,游客们围坐在客栈的火塘茶室,享受着美食与落日,体验着又一次与景迈山的双向奔赴。玉呢夫妇还在客栈的一角,设置了小小的“彼岸阅读空间”,在客栈公众号上,更新着景迈山不同时节的美景及旅行攻略……他们不停地尝试,搭建景迈山连接外界的一座“桥”。 景迈山的居民与新居民,都深爱着这片家园。对于景迈山的申遗成功,玉呢夫妇和所有景迈山人一样欢欣鼓舞。“这里的居民是申遗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在保护的过程中获得了真金白银,享受到了保护带来的福利。”马志民说。 玉呢对申遗成功后景迈山的发展充满期待:“游客的到来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收入,也会带动景迈山基础设施的改善,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本版图片由记者卢磊、李春华摄) 扎约:大山深处的“歌者” 记者 郑璐
“我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景迈山,我用我们民族的歌曲,来传达更美的景迈山。” ——扎约 8月,是景迈山的雨季到,在雨雾蒙蒙中,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翁基古寨若隐若现,这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芒景村最古老的寨子,林木葱郁,古寨林立,雨雾把天地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千年布朗古寨”的韵味也更加浓郁了。 一个火塘,围坐着一群人,“约见茶餐居”的老板扎约带着一把吉他和一把玎琴,轮番上阵,伴随着滴滴答答的雨声,欢快地唱起了歌曲,深深地打动了大家的心。 扎约是民宿店的老板,经营着茶叶生意,有时候还会给游客当向导。同时,扎约也是景迈山“叮铛乐队”的发起人,一个大山的歌手、一个布朗族民俗文化的传播者。 扎约的“小红书”账号发布的内容都涉及景迈山,“炊烟袅袅,人在云海之上,享受美好时光”“今晚有时间,给客人来一首布朗小调”。扎约不是景迈山的原住居民,8年前,他娶了布朗族姑娘而芳,定居在这里。 扎约的家乡在与景迈山相隔不远的澜沧县勐朗镇勐滨村。2015年,扎约和妻子而芳结婚,随后将自家的民居修缮一番,以“约见”为名,向游客提供饮茶、住宿服务。2022年,看着来景迈山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从小就喜欢弹吉他唱歌的扎约决定组建一个乐队。说干就干,扎约很快找了几位本地会唱会跳的村民组建乐队,每天晚上相约到“约见茶餐居”排练,白天则利用闲暇时间为游客唱歌。 后来,乐队在景迈山火了。 “大家通过微信、抖音看到我们的表演,人气也越来越高,就连附近的村寨都来邀请,我们不得不排出时间表,每天都在赶场。乐队成员们都没有想到,唱歌除了给大家带来快乐,还能增加收入。”扎约摸了摸手中的玎琴,高兴地说。 玎琴又叫玎朗,是布朗族唱情歌时常弹奏的乐器。以前,知道玎琴的人不多,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古寨,随着乐队的表演,玎琴也被更多人了解。扎约、而芳以及他们的“叮铛乐队”经常在网络上分享景迈山的茶和歌声。“叮铛乐队”火了以后,扎约更加追求精益求精,于是,他精简了人数,目前只有6名成员是固定的搭档。 “咕咚咕咚……”烤茶沸腾了,冒着热气,茶香扑鼻而来,扎约娴熟地给大家倒满茶,又换成吉他弹唱起来,“想那个地方,青翠的山岗,山花在开放,清泉在流淌……” 而波:景迈山上“不费力”的“布朗公主” 记者 郑璐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我们盼了十多年了,把茶做好,就是对申遗最大的支持。” ——而波 “在景迈山上做茶叶生意不费力”,澜沧景迈布朗公主茶厂负责人而波这么说的底气,是她和家人把这份“不费力”做到了极致:成为景迈山第一家注册产品商标的茶企,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布朗公主茶厂,旗下拥有39个品类的商品,带领60多户茶农组成的专业合作社走出了景迈山…… 回到20多年前,这份“不费力”的事业刚刚起步。“那时候穷啊,家里没钱,只有自己种植加工的茶叶。记得是一个下雨天,一个江西茶商来家里避雨。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四处漏雨,我们只能站在房檐下聊天,他简单问了问家里的情况后,便买下了我的全部存茶。”而波对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20年后,他们也仍是亲密的客户关系。 那是而波家第一笔“巨额”收入,也是而波和家人关于景迈山“不费力”的启蒙。 “我们拥有景迈山这个宝贵的财富,学会了以物易物后,第一次换到那么多的钱。后来我开的车是茶叶换来的,厂房也是茶叶换来的,我们现在的好生活也是茶叶换来的,这一路遇到了很多贵人,正是大家帮助了我,才一点点做到了现在。”而波说,景迈山人生来就是做茶的,只要用心做,什么都会有的。 租茶厂、办公司、建合作社……而波和家人把“不费力”的事业做得越来越红火,而且一直坚持“诚实、守信,用心做茶”,也因此拥有了一大批稳定的客户。 “布朗公主”商标是而波的父亲金先的创意,金先是景迈山布朗族末代头人达帕雅阿里亚之子,家人继承、挖掘、整理、传承“楠发莱”七公主的思想,将“布朗公主”意为“楠发莱”的化身,而波是名副其实的“代言人”,如今,这个商标已成为景迈山响当当的品牌。 金秋时节,沿着一段幽静的小路走进布朗公主茶厂,古色古香且极具景迈山民居风格的厂房出现在眼前,数名员工正在包装茶叶,厂房里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宽敞通风的茶叶存储空间,令人眼前一亮。2019年,占地4000平方米的茶厂在符合景迈山居民整体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开始标准化改造,于2021年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企业”“普洱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云南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守信经营者”的牌匾一并挂在墙上,这些也都是而波口中“不费力”的有力见证。 “这里规划的是博物馆,那里还要铺上鹅卵石,种上绿植……”而波自信地说,以后,我想做到的是,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记住这里、爱上这里。 秋收之际,大学刚毕业的大女儿开始学习打理茶厂的事,暑假在家的二女儿开始跟着茶艺师学习茶叶知识,“布朗公主”又有接班人了…… 周天华:保护古村落,我们都是责任人 记者 徐一丹
“每家每户都知道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古村落,要做到人人有责。” ——周天华 清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芒景村芒洪村民小组村民周天华站在自家的八角塔家园酒店楼顶向远处瞭望,云雾缭绕着古茶林、古村落,看着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景观,他感恩大自然,感谢祖先留下的一切。 2005年,在外打工的周天华回村做茶叶生意,凭着景迈山的丰富资源,如今,他不仅打理着自家160多亩生态茶园、20亩古树茶园,而且经营着2家茶店、1家酒店,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 在酒店一楼的茶室,周天华为旅客泡上自家的茶叶后,开始讲述祖先帕哎冷及先民如何保护好景迈山、保护好自己居住的传统村落的故事。聊到兴起,他还唱起《欢乐的山康节》《云海上的古茶林》等歌曲。周天华说,“帕哎冷祖先留下茶树,让我们子子孙孙享用不尽,我们祖祖辈辈都要保护好景迈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喝茶聊天期间,澜沧县消防大队到酒店检查消防安全,“灭火器放在哪些地方?”“灭火器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周天华带着消防员看了灭火器的摆放位置,还熟练地回答了灭火器的使用步骤。他说:“在景迈山,每个人都会使用灭火器,大家的安全意识都很高。” 在芒景村,每隔一段距离就配备了消防栓和高位水池,还有多个高清监控探头监测着村里的一切。在日常,村民组成的巡逻队轮流值日,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6月,会进行重点巡逻,提醒村民注意防火、出门记得灭火等。 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的推进,到村里体验布朗族生活、探寻布朗族文化的游客也多了起来,周天华经营的八角塔家园酒店也越发热闹。如今申遗成功,周天华又有了新的想法,未来要让游客参与到古茶林、古村寨的保护中,让来到景迈山上的每个人能够一起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李自学:齐心协力过上好日子 记者 徐一丹
“我们哈尼族和傣族朋友一起种茶,一起发现更好的种茶方式,现在我们开始讨论如何保护好茶叶,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李自学 山叠着山,村连着村,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出发,沿着景迈山的路前行,很快便到达景迈大寨、糯岗古寨、翁基古寨等传统村落,再往景迈山深处去,景迈村笼蚌村民小组——一个哈尼族寨子便出现在眼前。 随着采茶歌响起,身着哈尼族服饰的李自学和同伴们开始采摘茶叶。李自学说:“我们哈尼族和布朗族、傣族、佤族等各族群众世世代代与这座千年茶山和谐相处,我们一起种茶、保护茶,一起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回到家中,李自学摘下院中种植的菠萝蜜、黄瓜,再泡上一壶自家种的茶,讲起了哈尼族与景迈山的故事。 “过去我们主要是帮景迈山上的其他民族种茶,我们没有太多的茶树,后来他们教我们种茶、爱护茶,我们才有了越来越多的茶园。傣族兄弟看到我们茶树种得密集,长势不好,就让我们把茶树拿到森林里种,并间隔一定的距离,不施肥、不打农药,茶也长得很好。”李自学说,按照布朗族、傣族先民留下的“林下种植”的方式,他和族人在日常养护中也坚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进行过度修剪茶树等,且只在春秋两季采摘茶叶。 随着时代的变迁,景迈山上各民族的关系越来越好、感情越来越深,你家有事,我家来帮,闲来无事也一起吃饭喝茶,联络感情,还探索出了沟通交流的新方法——“百家宴”,即每年在固定时间,村里都会安排不同民族的群众一起吃饭,商量景迈山上的重大事宜。李自学说:“虽然我们是不同的民族,但是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过去,很少有人知道“笼蚌”这个哈尼族村寨,随着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地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里了。李自学说:“如今,游客到糯岗古寨、翁基古寨,也会顺道到我们寨子体验哈尼族文化。” 岩赛乱:做“保护”的坚定信仰者 记者 徐一丹
“我们的一切都是从茶中来的,我们要更好地保护它。” ——岩赛乱 雨天,站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村景迈大寨高处远眺,山林烟雨缭绕,风景如诗如画;近看村寨,时不时有汽车、摩托车穿梭,傣家人在干栏式的小楼里喝茶、做饭,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景迈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岩赛乱看着眼前的景色动容地说:“我们的一切都是从茶中来的,我们要更好地保护它。” 岩赛乱今年53岁,祖祖辈辈都是生活在景迈山上的傣族。在岩赛乱的记忆里,茶除了可以作为饮品外,还能通过以物易物,换回米、布、盐等,解决大家的温饱问题,大家都把茶山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用心保护、用力呵护。他们在茶树的周边种上果树,馈赠昆虫、鸟儿,利用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病虫害防治和生态保护。他们在茶林周围种树,形成乔木层—茶树层—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为茶树抵挡狂风暴雨、极端天气,以自然法则为茶树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如今,岩赛乱和族人都得到了坚持保护的“红利”,大家因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住的干栏式民居从第一代楼上住人,楼下养猪、牛及储存杂物的草屋,升级成了第三代楼上住人,楼下制茶、喝茶的小洋楼。 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地推进,岩赛乱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家的茶要涨价了,那么多茶叶都摘了卖吧!”此时,岩赛乱总是摆摆手说:“是茶叶给予我们今天的生活,我要更好地爱护它。” 如今,每当采茶季到来,身着民族服饰的傣族、布朗族茶农在茶林间忙碌,美丽的装束、郁郁葱葱的古茶林、劳作的欢声笑语,美好地交织在一起。 倪保:景迈山上的保哥 记者 徐一丹
“茶和旅游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进行,越来越多人喜欢来逛景迈山,体验布朗族生活。” ——倪保 “姐姐,你们在我家吃午饭吧,那我妈妈就会为你们准备一只鸭子。”“姐姐,和我妈妈一起穿布朗族的衣服吧,我妈妈有很多漂亮的衣服!” 记者刚到倪保家,他的小儿子就跑过来拉着记者的手,连连发出热情的邀请。 倪保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芒景村芒景下寨的村民,平日里除了做茶叶生意,还为游客定制专属的景迈山旅游项目,如徒步景迈山、体验农家生活、感受民族风俗。 走进倪保家一楼的茶室,墙上挂着游客举着芭蕉叶遮阳行走在田埂间的照片、小儿子倪腚摆出搞怪表情和大家的合影……倪腚喜欢这些远方的客人,一到假期,他便和家人们一起带大家体验景迈山上布朗族的日常。 倪保皮肤黢黑到发亮,眼睛明亮而大,五官立体而深邃,就像景迈山上古老的茶树一样,身上散发着一种朴素与韵味。 倪保喜欢笑,笑中都是他对游客的贴心服务。倪保说,客人抵达景迈机场后,他会亲自开车去接,然后带他们看茶祖庙、蜂王树,感受景迈山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去翁基、糯干古寨看干栏式建筑,感受各民族间的团结交融;去田里看水稻、摸鱼,体验布朗族日常的生产生活;回到家里,再尝尝特别的布朗菜。 到了夜晚,倪保泡茶,倪保的堂哥弹起布朗族的四弦琴,大儿子艾源斌打起鼓,一个快乐的夜晚便开始了……日复一日,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客人,在互联网上,倪保也有了一个亲切的称呼:景迈山上的保哥。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