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心心向“融” 共赴“媒”好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3/11/08/ 09:58 点击:

 

纸笔写春秋,镜头见波澜。

我们以笔为媒,记录世间冷暖,用镜头做“武器”,定格历史瞬间。或许别人记不住我们的名字,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普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我们记人、记事、记时代,是城市的守望者、时代的见证者、历史的记录者。一年365天只顾风雨兼程,今天我们暂且驻足,在我们自己的节日——第24个中国“记者节”,为自己的使命和信念而欢呼,为自己的初心和坚守而骄傲,为自己过往日子里的不惧挑战而荣耀。

回望过去这一年,我们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成长的每一步都爬坡过坎,奋斗的每一天都写满故事,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传播普洱正能量,唱出普洱好声音。

 

不负韶华  行则将至

——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寄语

2023年11月8日,在意蕴着收获的深秋时节,我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第二十四个记者节。

怀着感恩、感动与期望,一齐回望过去的岁月,从1949年8月8日《思普人民报》(《普洱日报》前身)创刊起,到2023年4月10日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伴随着普洱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的74载春秋,我们为拥有“记者”这个称号而自豪,我们忠实记录了普洱大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新时代的繁荣昌盛,见证了普洱人民从温饱步入全面小康。

我们如一叶风帆,为普洱发展呐喊鼓劲;如一名号手,吹响奋进新时代的号角。聆听、记录、发声,播撒、耕耘、收获,所见、所闻、所思,记载着普洱发展的每一步印记。每一篇文章、每一幅图片、每一个镜头,都在书写描绘着普洱的光荣与梦想,都不断敲响着普洱高质量发展的铿锵鼓声,都将成为永不褪色的缤纷画卷。

此时此刻,我们要向全市的记者朋友们道一声:“记者节快乐!”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担当必须要有新作为。我们深知,记者的荣光,不属于一己,而是属于我们伟大的新时代。面对媒体生态格局的深刻变革,互联网已成为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要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全市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新闻宣传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在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上,立场观点态度旗帜鲜明、一以贯之、毫不含糊。我们要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善于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审视,以历史思维观对照现实,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把握住新闻舆论工作的规律特征。我们要以宽广的时代视野审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逐步打破媒体的地域属性,注重把握市内省内国内发展大势,体察新闻媒体发展趋势,努力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推动新闻舆论工作创新发展。我们要树立鲜明的全局观念,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理念,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注重在大局下思考、大局下行动,胸怀全局、统筹全局、融入全局,按照大局要求做好新闻宣传。我们要用科学的辩证思维,深刻把握党性与人民性、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等辩证关系,把握好时、度、效,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关键点和症结点上着力加强有效引导。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问题意识,直面市、县(区)融媒体中心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难题,提出因应之策、破解之道,力求既一针见血、振聋发聩,又解疑解惑、给人信心,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回眸过去,我们不敢自言有为;远眺未来,道阻且长,但我们相信行则将至。从今天起,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将与各县(区)融媒体中心一起,坚持守正创新,传播好党的声音,讲述好普洱故事,坚持移动优先,全力推进“报、刊、台、网、端、微”从“加法效应”走向“乘法效应”。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一如既往与普洱干部群众相依相伴,一路同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苏建春

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张已戌

2023年11月8日

 

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时间轴

● 4月10日上午,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

● 4月10日下午,召开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党委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党委议事规则》《普洱市融媒体中心编委会议事规则》《普洱市融媒体中心采编工作管理规定》等制度;领导班子进行了分工;调整任用了一批原任正科级、副科级干部、业务指导和主任助理,动议拟提拔人选;审定《普洱市融媒体中心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

● 4月13日,召开编委会2023年第1次会议,明确编委会职责、对采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 4月21日,召开编委会专题会,对计划关停2个频道以及部分粉丝不多、活跃度不高的移动端平台并转以及停更个别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入研究。

● 5月4日,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宣读中心党委任免文件,党委书记进行集体谈话。

● 5月5日,召开党员大会,选举机关党委机关纪委以及所属党支部支委委员、纪委委员。

● 5月12日,中心党委召开第3次会议,研究通过了《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公务接待管理制度(送审稿)》《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所属宣传平台关停并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等。

● 5月29日,召开编委会议,讨论研究《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评析会制度》《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周新闻选题策划会方案》等议题。

● 6月1日,召开绩效考核专题会议,研究绩效考核措施办法等。

● 6月1日,综合广播和交通广播改版上新。

● 6月1日,启动《普洱新闻》改版工作。

● 6月9日,召开中心党委第4次党委会议,审定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工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审议《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平级聘用、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发展项目(一期)设计方案》《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顶层设计深化改革方案咨询服务项目》等事宜。

● 6月25日,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中心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 7月14日,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中心绩效考核办法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等有关事宜。

● 7月14日,召开中心工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委员、经审委员、妇委会委员。

● 7月14日,中心党委召开第5次党委会,会议共研究事项27项,涉及“三重一大”事项10项。

● 7月25日,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新闻阅评会有关事宜,组建重点工作宣传报道专班,研究数据中心建设等工作。

● 7月31日,召开会议研究高层次人才引进事宜。 

● 8月4日,听取媒体融合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工作推进情况汇报,部署各部门需要完成的工作。

● 8月4日,召开第一次支部团员大会,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支部委员会。

● 8月8日,《普洱日报》周7刊改为周5刊。

● 8月11日,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暨新闻阅评会在市委宣传部召开,对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建设第一次工作推进会以来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 8月18日,“我们的‘一带一路’”全球国际传播计划启动暨云南国传中心普洱分中心挂牌成立。

● 9月1日,中心媒体融合改革顶层设计专家吴东林教授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部署新的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操工作。

● 9月6日,对17个部门的岗位设置情况进行调研,为下一步试行《普洱市融媒体中心绩效管理方案》进行再摸底再调研。

● 9月11日,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主任办公会议事规则、签定合同、资金支付、机房改造等议题。

● 9月20日,召开会议,研究中心“数据中心”装修设计方案。

● 10月10日,班子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市融媒体中心组织战略目标考核指标等。

● 10月12日,召开经营会议,对2024年创收工作进行部署。

● 10月27日,中心党委召开第7次党委会,研究审定调整领导分工、公司重组、深度融合发展项目(二期)建设事前绩效评估报告、经费收支预算、人事以及岗位设置等工作。

● 10月30日,召开编委例会,听取“景迈山App”客户端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付利琨:追逐“流量” 更要守住“留量”

“九年间切换记者、编辑、编导等不同角色,我从曾经初入职场的‘小萌新’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多面手’。身处日新月异的融媒时代,我们仍要以媒体人不变的初心使命以应万变,争做主流舆论的引领者,社会风尚的倡导者,百姓关切的追问者。”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媒体之变,斗转星移。九年间,我从普洱电视台的一员到加入普洱市广播电视台,再加入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大家庭,辗转电视、新媒体、报纸多个媒介,切换记者、编辑、编导等不同角色,曾经初入职场的“小萌新”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多面手”。

如今,面对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体制机制如何壮其筋骨、内容资源如何健其体魄、创新创优如何强其心志,是每个媒体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谨代表个人浅谈拙见。

在人人皆是自媒体的时代,海量资讯让受众的感官阈值不断攀升,一时间“内容为王”拱手让位于“流量为王”。然而,作为党媒,一旦选择“流量至上”,那它和自媒体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是对党媒最好的写照,既有关于党委、政府政治经济方针政策的“一手资源”,又能与社会民生“亲密接触”,是上情下达的窗口,也是下情上达的出口。所以,党媒所要追求的受众关注不只是昙花一现的“流量”,而是稳固用户留存,将“流量”转化为真正的“留量”,最终赢得信任和口碑。

首先,要把“权威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达成影响力到公信力的跃升。找准党媒的定位和优势所在,不断探索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视角,充分挖掘各种权威资讯、政务发布、政策宣传等一手资源,以更加多元的视角解读时政要闻,既有权威又有亲民形象。

其次,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研判受众需求,以期精准触达更多的目标受众。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长期以来建立的媒体形象与普通受众有一定的“距离感”。尤其是年轻群体,用传统的传播方式和路径愈发难以触达,所以必须瞄准受众群体精准定位需求,想群众之所想,与百姓同频共振,以期传播效果最大化。

此外,内容品质是不变的试金石,正确的“流量观”才能建构起媒体的公信力。无论媒体格局、舆论环境、人才技术如何发展变革,真正有品质的内容才是“留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树立正确的“流量观”尤为重要,它不以投机取巧为手段,不以哗众取宠为目标,是对品质的永恒追求,是对社会民生的共情,更是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身处日新月异的融媒时代,我们仍要以媒体人不变的初心使命以应万变,争做主流舆论的引领者、社会风尚的倡导者、百姓关切的追问者。

 

 

 

苏燕:从“新”出发适应融媒节奏

“从纸媒‘老兵’到电视专题部‘新兵’,虽举步维艰,暴露出种种问题,但‘融媒本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从事媒体行业十余年。这些年,作为记者,我穿梭在会场会堂、项目现场,行走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用笔、用心记录事件,在纸媒队伍中,我算是一名“老兵”。然而,随着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成立,我进入电视专题部,面对新岗位、新工作,我成了全媒体记者探索路上的“新兵”。

从纸媒到电视媒体,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成长的契机。

以前,我依赖更多的是一支笔、一本笔记本。而现在,团队一出动便会携带摄像机、相机、话筒、三脚架……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都发生了变化。

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我努力学习和实践,学习如何利用视觉元素来讲述,学习如何使用编辑软件,学习如何构建画面、捕捉细节、讲述情节等。“在拍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的角度和景别来展现,要尽可能地让画面动起来,拍摄每一个镜头,都要有剪辑意识,给后期剪辑预留空间……”专题部的前辈不断向我传授着技能。

在无数次的外出拍摄实践中,我逐步补上了专题片拍摄必修课,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感受到,专题部的工作不仅仅是拍摄和编辑,有时更是深度解读和呈现。每个故事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深度,需要通过镜头去捕捉,通过画面去诠释。另外,在视频制作中,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才能确保视频制作顺利进行。

我边干边学,学着写电视专题稿,写脚本,预设场景,学会团队沟通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感触颇深的是,制作一个3分钟的视频,拍回来的素材长度往往有几个小时,后期剪辑时要不断去翻看查找众多的素材,那几秒钟的“决定性瞬间”经常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但它却不一定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会在半夜加班结束之后,第二天凌晨出发,只为抓住第一缕阳光穿透云海的景色;我们会在一次采访之后,再次驾车几十公里回到现场,就为补拍几个觉得遗憾的镜头……

从第一次接到专题片任务“赶鸭子上架”,到现在同事评价“你开始‘上道’了”,我感到很欣慰。

拥抱融媒体时代,我在努力着,虽举步维艰,暴露出“新兵”的种种问题。但“融媒本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融媒时代,我将加快步伐,为讲好普洱故事、传播普洱声音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诗韵:找准自己的新媒体定位

“好长时间里,我制作的短视频毫无起色。我总是打扰埋头工作的同事,请教和学习占据了我的大部分工作时间。但,驻村两年教会我:人生太短了,任何事情都要去尝试、任何困难都要去挑战,‘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023年4月10日,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这一天,是我两年驻村工作的终点,也是我踏入媒体融合工作的起点。

拥有12年纸媒工作经验的我,曾是新闻一线记者、报纸版面编辑、公众号编辑,而今,摇身一变成为了新视觉部的短视频制作人。可以说,我是媒体融合的真正体验者。

在投入新岗位的5个月里,我深感从传统纸媒转变为新媒体从业人员,是一个有挑战但也充满机遇的过程。从对短视频一窍不通,到颤巍巍地打开编辑软件,用了将近1小时的时间剪辑出第一个毫无看点的短视频,这一通操作下来,我看到了不容易。拿起手机拍视频很容易,但要让那么多素材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有逻辑、有思考、生动有趣的故事,不容易!

之后,我点开了以前从不点开的短视频平台,一个接一个地观看视频,学习别人是如何用镜头代替文字表达、如何把枯燥转变为有趣。

然而,面临的这一系列挑战并不会瞬间消失。从纸媒记者到视频制作者的转变,意味着需要掌握新的技能。视频制作涉及摄影、剪辑、音频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并不是短短5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

在好长时间里,我制作的短视频毫无起色。我总是打扰埋头工作的同事,请教和学习占据了我的大部分工作时间。渐渐地,我的视频里开始出现了转场、卡点、快慢动作等特效,视频似乎变得没那么难看了。

可我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几十秒的短视频剪辑。我开始有点沮丧。

但,驻村两年教会我:人生太短了,任何事情都要去尝试、任何困难都要去挑战。

有人曾跟我说过,每个人身上不可能都是缺点,总会有一件擅长的事。于是,我开始思索,我的新部门里,有的同事擅长拍摄、有的擅长剪辑、有的擅长策划、有的擅长脚本,单打独斗不行,那不如就寻求合作吧。换个方向后,大家各自发挥优势,合作创作出了一些我自认为还不错的短视频,我的转型开始有了起色。

在媒体融合后的新工作模式中,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更好地做好工作?我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思考。

纸媒记者可以主动学习摄影、视频拍摄、剪辑等技能,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字工具和软件。这样,自己在报道中更能灵活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元素,使报道更加生动丰富。

虽然媒体融合后的形式多样化,但写作仍然是新闻报道的核心,纸媒记者仍需修炼“笔力”。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还可以尝试撰写专栏、评论、视频文案等内容,以满足读者对深度报道和观点表达的需求。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大而全可以,小而精也不错。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始终用这句话鞭策着自己。

 

 

 

 

 

易凯枫:融合、多元、创新

“过去,我只需要守好主播台的‘一亩三分地’,如今,我的工作转向了多元化和融合化方向。我的心态从最初的忐忑、不知所措,慢慢变得平和,也更积极了。”

2023年,是我步入媒体行业的第10个年头。此次普洱市融媒体中心的成立,不仅仅是机构的改革,更是我们媒体人思维的变革。

中心成立后,我接到了第一个工作任务——带领一支由不同部门成员组成的小分队前往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宣传报道神鱼狂欢节,这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工作领域。出发之前,我很忐忑。这项任务意味着我不仅要担任主要策划人主导此行的短视频产品,还要负责两场神鱼节活动的直播出镜,而此前我主要负责的工作基本是电视新闻播报,这可谓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好在经过团队的通力协作,每一位成员都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让这次活动取得了短视频浏览量破百万、两场直播观看量超20余万人次的不俗成绩。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是一份鼓励,更是一股动力。

过去,我只需要守好自己《普洱新闻》主播台的“一亩三分地”,按照提词器播报完当日新闻,保证不出错即可。如今,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存在,成为一名媒体融合主持人越来越重要,我的工作必须转向多元化和融合化方向。理清这一思路后,我的心态从最初的忐忑、不知所措,慢慢变得平和,我也更积极了。

我深知媒体融合主持人需要具备更加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我得从单纯的主持人转变为一个更全面、更综合的角色,熟练掌握多种媒介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并具有跨平台传播的能力。我还需要具备深度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的话题和事件进行全面、客观的报道和评论。

对于未来,我对媒体融合充满信心和期待。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扩大,我们也将有更多的机会去创造出更好的内容和产品。我也认识到媒体行业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被淘汰。

我相信,我们可以迎接当今时代带来的挑战,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学习和努力,就能够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中抓住机遇,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百媒看泰州 ... 下一篇:普洱市1至9月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