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刁弘智 郑迎莹 娜英 文/图) 薄雾散去,绿影重重。在西盟佤族自治县的竹林深处,舌尖上的美味正“迫不及待”地从土地里冒出。 眼下正值刺竹笋的采收旺季,西盟县中课镇嘎娄四组的村民岩新一家,早早地就来到竹林里忙活。 “我家种植了20多亩刺竹,去年一年靠卖笋收入一万多元。今年鲜笋价格好一些,能卖到3.5元一斤,可能会有两万多元的收入。”刺竹笋价格的上涨让岩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笑着递过来一根新鲜的竹笋说:“看,多嫩。” 嘎娄村海拔1599米,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2200毫米。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林下种植的刺竹不仅长势好,产出的竹笋也是质脆味甜,品质较好。 “刚开始时,大家都有所顾虑,不敢尝试,我先试种了10亩,老百姓看到种刺竹的效益不错后也陆续开始种植。现在全村种植刺竹面积3000余亩,刺竹已经成为我们村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嘎娄村党总支副书记岩板说。 下午6时,村民们陆续把剥好的竹笋运到村里的收购点,称重、登记、装车,不一会儿,收笋的卡车已装得满满当当。 2022年,嘎娄村林下刺竹产业共带动农户增收60多万元。2023年,全村有210户农户种植刺竹3000余亩,预计带动群众增收120余万元。 “近年来,中课镇采取‘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刺竹产业,全镇共种植刺竹4000余亩,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两万元以上。”中课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晒空说。 刺竹产业是西盟县依托绿水青山探索增收新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盟县大力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破除产业发展短板,做强米荞、百香果、林下刺竹、魔芋种植等一批特色产业,努力让产业项目“多点开花”,助农增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