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袁兰 潘华杰 罗忠平 文/图) 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通过“结联盟”“集资源”“巧创新”等切实举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等有了明显提升。

提升教育帮扶成效。2022年7月底,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组建对口帮扶团队,对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开展结对帮扶。帮扶团队到来后,整合学校18个专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两大专业群,积极开展作物生产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茶叶生产与加工、畜禽生产技术、中餐烹饪等专业建设,学校专业布局、内部治理、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显著提升,逐步形成办学特色。
充分整合资源。聚焦产教融合,“量体裁衣”开设专业技能班,积极与县域内各大企业对接,培育“订单式”就业人才,促进学生就业。截至目前,在原有2家合作企业的基础上,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先后与近20家县域落地支柱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确定5个“冠名班”。目前,已有200余名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实习、工作。
多管齐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充分运用多方资源,聚焦长远发展,通过开展“院士进校园”“优秀校友讲师团”“学长课堂”等活动及成立学校首届“全国劳模报告团”,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将礼仪教育作为特色育人切入口,注重培育“工匠精神”,全方位培养知礼、讲礼、守礼的“新职业人”;4个专业与省内3所公办高职院校达成中高职贯通培养合作协议,为学生搭建学历提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