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让全国人民喝上普洱茶 >> 正文




长亭外 古道边—— 那柯里的人间烟火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01/16/ 15:47 点击:

 

本网讯 浮沉于世,总有那么一群人想要寻求世间的良方,为自己找一处心安之所,感受岁月流淌。这良方,也许是小城镇里热闹的烟火气、温热的茶汤、满天的星辰、小贩的叫卖声……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茶马古道普洱段的重要一站,过去,南来北往的马帮会在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驻留休整,而今,那柯里不再是商贸通道,成了游人感受茶文化的好去处。

那柯里2023年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早晨的那柯里,被云雾包裹,显得格外幽静。古镇建筑是清一色的石台木构、青砖黛瓦,虽有新葺,整体依然是古风古韵。晶莹的露珠像个“显眼包”,树梢、扶栏上都有它的身影。优哉游哉踩着湿漉的青石板路,仿佛一人独享一村。

顺着大路闲逛,先入眼的是当地人就地取材做出来的美食。冒着热气的笼屉里,蒸的是软糯的糯米粑粑和三色甜口的红糖玉米蒸糕;温暖的火炉,烤着香喷喷的豆腐肠和农家腌制的牛肉干巴;簸箕里装着山蜂蜜做的橄榄蜜饯;玻璃罐里装着当地人热爱的水果凉拌,用辣椒凉拌的山楂、芒果滋味很特别,吃一口,酸甜中带着微辣,一口消解一整天的疲倦。

在美食味飘香的“烟火气”里,“长亭外”茶馆的李掌柜、“高老庄”的制茶人高仕兴、修补茶壶的手艺人通通格外忙碌。

“长亭外”茶馆的李掌柜在宁洱县有自己的茶企,因为喜欢那柯里的慢节奏生活,便在那柯里开了一家茶馆,用产自宁洱莫夺山的茶叶待客。进入“长亭外”,复古的穿梁房屋一眼吸引了我的注意,庭院里一棵高大的三角梅和佛手柑支起了“长亭外”冬天的绿意,院内到处是精美的茶器。日常中,李掌柜喜欢穿茶服,戴一顶西式礼帽,既复古又时尚。

“高老庄”是那柯里的热门“打卡点”。老板高仕兴的奶奶是当地有名的“马锅头”的女儿,年轻时是当地出了名的“女中豪杰”,会骑马,制得一手的好茶。或许是受祖辈影响,高仕兴如今也做起了茶生意。他在自己家安置了一个制茶坊,用传统制茶工艺吸引来往的游客了解茶文化,体验普洱茶制作,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每当有空时,高仕兴就会带着奶奶牵着马,悠闲地走在那柯里的石板路上。岁月如梭,如今,奶奶已经90多岁,是所剩不多见证过那柯里马帮故事的人。马帮不复,但是马帮精神依然存在。

从高仕兴家往前走一小会儿,就是通通的陶器修补店。通通生长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因为喜欢陶器,年少的他远赴安徽学习修缮,然后又来到那柯里,开了一家制陶、修陶的店。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大部分时间,通通都在烧窑、制陶,偶尔会接待游客喝一杯用自己做的茶器泡的茶。当我问通通,为什么会选择修缮茶杯?他说,修缮,修的是和善的心。修茶杯,不仅是修缮他人心爱之器,也是在修炼自己,让自己更加专注。

通通和高仕兴是年龄相仿的好朋友,他们都为那柯里的茶业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元素,为那柯里的“马帮文化”续写了新篇章。他俩还成立了“那柯里乐队”,一有空就会约着弹吉他、打手鼓、唱民谣。

从小到大,我来过那柯里的次数并不少,见证了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返乡青年创业者越来越多、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时光如涓涓河流在风雨桥下流淌,桥上来往的行人从马帮变成了游客,古道边马铃铛摇曳的回响变成了村里小贩的叫卖声,虽然时代变迁,但我们依旧能够在细微之处感受到马帮文化的现代吟唱。(阿窜/文 宁洱县融媒体中心/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普洱茶咖网络文化活动正式启动 下一篇:《白鹇箐》,与普洱茶有关的“清明上河图”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