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东彝族自治县,人们习惯把哀牢山和无量山亲切地叫作“两山”。
无量山,古称蒙乐山,“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遂又称为“无量”;哀牢山,据汉史记载,古代有一支叫“罗罗”的人生活在山中,“地名从主”,便经历了汉字从“阿罗”到“安乐”再到“哀牢”的转音。唐朝樊绰《蛮书》记载有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明史卷三百十三列传第二百一 ·云南土司》记载:“景东,古柘南也,汉尚未有其地。唐南诏蒙氏始置银生府,后为金齿白蛮所据。”“诸山”即无量山和哀牢山,“蒙舍蛮”大约是景东县境内“蒙化人”的先民。
“两山”走势由北向南,它们默默地相互守望,怀着美好期待,见证过空荒不立、沧海桑田,各自演绎着传奇故事,像两条地平线,平行不悖,流过时光隧道。
“两山”各自“伸”出一只手,筑成两道屏障,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川河无恙流淌。而俏皮的川河,把哀牢山和无量山阻隔,就像在一颗心上横切一刀,让“两山”之间的裂痕永远无法愈合。从此,一道弯弯曲曲的伤口就成了河谷,成了川河冲破万千束缚,奔向南海的自由路径。
两岸有“蒹葭苍苍”,河里有候鸟游荡,可见伊人,日夜共听川河弹奏的“哗哗”神曲,那是山与山的心语交流。“两山”间流淌的乳汁,肥沃了一马平川的川河坝子,书写了普洱“粮仓”“肉库”华章,哺育着两岸世世代代的子民,功莫大焉。可是,它们不显山不露水,不夸不饰,默默承载日月德泽,“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以养万物而不为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两山”中无神无仙,倒是“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众所周知,景东县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家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中国西黑冠长臂猿之乡”“中国灰叶猴之乡”。
若把景东县比作一只雄鹰,“两山”便是一对绿色翅膀。雄鹰一声长吟啸,展翅一飞冲霄汉,托起全县各族人民祥和富裕梦。 (王秀才/文 李润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