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戴铮) 近年来,普洱市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景区”为抓手,发掘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旅游+”发展中,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旅游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旅游景区民族文化特征鲜明、创建载体生动鲜活和游客密集度高、媒体关注度广、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不断向各旅游景区、各文旅企事业单位、各旅游经营主体延伸。位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普洱民族团结园内,通红的石榴挂满枝头,“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龙年春节期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举办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欢歌踏舞迎新春”系列活动,讲好民族团结新故事;西盟佤族自治县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契机,把民族团结元素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串联民族团结盟誓塔、烈士陵园、永俄寨等资源,打造了集边境游、红色游于一体的红色教育主题旅游线路,走出了乡村振兴新路子。 通过旅游这一窗口,普洱市把民族团结元素注入旅游产业,不断加强与景区的联动,每逢火把节、泼水节等少数民族重要节日,景区都会为游客提供场地,邀请少数民族演员到景区开展活动,以包容的姿态不断融合多元文化,让游客在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感受民族团结进步的力量。 普洱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哈尼族红蛋节、彝族火把节、佤族木鼓节等民族节庆文化,探寻芦笙舞、摆舞、筷子舞等民族传统文化潜力,延伸文化产业链,助推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让各族群众在获得物质、精神“双丰收”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