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洱监管分局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引领全市银行业保险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普洱发展定位,以推动普洱市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强化金融供给,重点领域普惠金融服务总体呈现“量增、面扩、质提”的态势,用实际行动奋力谱写普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10年来,普洱市普惠金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23年末,全市银行业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5.41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101.87%;各项贷款余额1262.84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216.89%;存贷比达到108.36%,较2013年末提高39个百分点,保费收入30.49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200.99%。 奋勇争先,做普惠金融的“先驱者” 10年来,普洱监管分局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的要求,奋勇争先,创新普惠金融服务举措。 首创建立人才交流机制。普洱监管分局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推动出台《普洱市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推动金融人才与政府单位双向挂职交流、选派政府金融顾问和专家智库等实施,选派113名金融人才到相关部门挂职。 推动全国首个“医保+商业医保”直赔体系网络落地。2021年,全国首个以地州人民普惠名义的保险项目落地,并完成“人民普惠保”项目扩容提质。2023年,已完成“人民普惠保”两期投保,累计承保8.7万人,同比增长40.34%,“人民普惠保”自启动以来,已给付2447人次,理赔金额1643.13万元。 推动地震巨灾保险落地。在普洱监管分局的大力协调和推动下,全市地震巨灾保险于2023年9月22日正式出单,提供风险保障1.8亿元,进一步完善了云南省巨灾保险体系建设,有效发挥了保险业经济减震器、社会稳定器作用。 主动担当,稳妥解决网约车司机急难愁盼问题。普洱监管分局坚持“四下基层”制度,为广大网约车主排忧解难,搭建三方联动平台,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工作支持。督促保险公司科学厘定保险费率、引导行业协会优化调整车险自律等,推动网约车商业车险回归市场公允价格,促成保险公司与网约车司机代表达成共识。 锐意进取,做普惠金融的“践行者” 10年来,普洱监管分局聚焦脱贫攻坚、小微企业、“三农”、乡村振兴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持之以恒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加大金融供给,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 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提质增效。截至2023年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2.04亿元,较2013年增加388.45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0.82亿元,较年初增加41.82亿元,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1.15个百分点;贷款户数较年初增加13562户。2023年,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74%,较2022年下降0.31个百分点。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精准发力。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分类施策,加大信贷投入。截至2023年末,全市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66.05亿元,支持脱贫户127803户次,余额25.47亿元,户数54313户,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累计发放贷款6574户7.67亿元,全市9个脱贫县各项贷款余额716.15亿元,较2013年增加525.5亿元,存贷比为105.45%,较2013年末提升54.37个百分点。 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政策资源倾斜,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普洱路径。截至2023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679.44亿元,较2013年增加484.64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319.59亿元,较2019年增加166.5亿元。累计为辖内47.25万户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风险保障183.24亿元,受益农户11.26万户次,赔付1.04亿元。 强化保险服务民生能力。牵头印发工作方案,助推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末,年内有效肉牛/基础母牛保险共承保农户及养殖户1690户,覆盖肉牛/基础母牛13594头。引导机构积极开展“保险+期货”项目,已开展白糖、生猪饲料、橡胶、生猪“保险+期货”等项目;承保烟叶38.31万亩,承保咖啡19.25万亩。 精耕细作,做普惠金融的“传播者” 10年来,普洱市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日趋完善,逐步形成层次丰富、种类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18家银行机构共有网点262个,较10年前增加7个,从业人员3048人,较10年前增加201名;保险机构网点171个,从业人员6557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7家。103个乡镇(街道)1081个行政村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 引导金融机构下沉县域网点,提升网点服务覆盖面。引导辖内银行分支机构累计下沉18个网点,新增银行机构11个,新增1个市级保险分支机构、5个县级保险分支机构,升格银行机构47个,银行业网点乡镇(街道)覆盖率达100%。 督促机构广泛布设自助设施设备,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普惠金融服务站、惠农支付点、“三农”保险服务站等渠道延伸服务触角,全市累计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447个,存量商户859个,累计办理农村区域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笔数1872.7万笔,布放ATM机、POS机覆盖行政村970个,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幅提升了边疆民族群众的金融获得感与满意度。 汇编金融纾困政策“码”上查小册子。联合多部门编制并实时更新《普洱市金融企业纾困发展政策及产品汇编》(第四版),开展“三进三访三问”宣传推广活动,让企业通过扫码就能查询到相关政策及金融产品,并根据自身需求与银行保险机构对接,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能力。编制个体工商户金融产品电子书,完善普洱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线上功能,让个体工商户有更多金融选择。充分利用各类渠道,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让有融资需求的民营小微企业“能贷得贷”,不断提振各类经营主体信心和企业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获得感。 勇毅前行,做普惠金融的“引领者” 持续完善普惠金融工作机制。建立起涵盖金融支持小微民营企业、乡村振兴、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新市民等4大维度10项指标的监测体系,形成以完成“两增”目标为核心,按月监测、按季通报、按年考核以及走访督导、监管评价等措施相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监管有效性。 落实落细授信尽职免责制度。督促银行机构严格落实小微企业、“三农”授信尽职免责制度,通过明确认定主体、畅通内部申诉渠道、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等,增强风险贷款责任追究透明度,提升责任认定客观性,在机构内部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良好氛围。 凝心聚力,做普惠金融的“创新者” 10年来,普洱监管分局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打造普惠金融产品服务矩阵,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改进服务流程,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效,降低运营成本。 针对小微企业及涉农主体“短、小、频、急”的金融服务需求,鼓励机构强化产品创新,推出“惠牛贷”“兴茶贷”“巾帼贷”“工匠贷”“乡村振兴贷”“兴边富民贷”等120余种信贷产品及白糖、橡胶、咖啡、牛油果、茶叶、肉牛、梅花鹿等20余种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险产品数量居全省第一,基本覆盖辖内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大小牲畜和经济林木。 针对小微企业、农户融资难题,积极建立“政银保企”融资对接机制,鼓励银行机构探索知识产权、生物活体、村级集体经济、林业碳汇等抵押贷款。 无私奉献,做普惠金融的“志愿者” 10年来,普洱监管分局持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指导辖内银行机构走村入户开展信用乡、信用村、信用组的创建与评定,全市累计创建信用组5692个、信用村456个、信用乡镇(街道)47个,评定信用户51万户,实现农户信用建档评级全覆盖,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授信31户,授信金额3384.57万元。创建4个边境“信用乡”、41个边境幸福“信用村”。自疫情发生以来,累计为6658户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对应贷款金额147亿元。 持续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四下基层”,实现普洱市银行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县域全覆盖,力争将各类金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深入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开展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防范等宣传,不断提升全市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普洱市金融发展的10年,也是普洱市经济发展10年的写照。10年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的领导下,在全市政府各部门的协同支持下,在银行保险机构的砥砺奋进下,共同谱写了普洱普惠金融的绚丽华章。普洱监管分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服务之路,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质效,在支持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中实现金融自身高质量发展,继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为普洱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通讯员 张小伟)(本版图片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洱监管分局、邮储银行普洱市分行、江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提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