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一个人,连带喜欢关乎他的一切,这在古代叫爱屋及乌,今天叫“粉丝”。我们读书不也经常这样寻根问底? 1981年,我第一次读《书剑恩仇录》时,诧异于小说那么好看却不知道作者是何方神圣,自然而然产生叩问念头。一定是有无数个如我一样的读者,对金庸生平的研究才会水到渠成。 改革开放之后,金庸的生平渐为众人所知。至今,已有许多关于金庸的传记、评传等问世,金迷们谈起金庸生平,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如今,查玉强先生新出的《闲坐说金庸》,对研究金庸至关重要。原因有下面几条: 其一,本书作者对金庸的祖辈以及金庸的出生、亲戚等深有研究,其结论较为权威。宋代之后,许多家族修编宗谱,记载族内情形,但过去宗谱有点像保密文书,外族人不太有机会接触。如今情况不一样了,但还是取谱不便,读起来也费神,所以许多传记中关于金庸祖辈的叙述是存疑的,甚至是不准确的。《闲坐说金庸》当然没有这个毛病,而且纠正了其他传记中不少不准确的说法。 此前不少地方举办了金庸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但金庸生日到底是哪年哪月哪日,其实还是有争议的。对此,查玉强摆出三种说法,且原原本本地交代了三种说法的由来。可贵的是他也并未下定不可更改的结论,而是推测了几种造成歧义的原因,让读者去评判。另外,相传金庸与徐志摩、蒋英、琼瑶、贝聿铭都是亲戚。但是这门亲戚结到什么份上?此书中《金庸家的亲戚》一文交代得明明白白。 其二,提供了金庸人生中的若干重要片段,包括金庸20岁左右在湘西的一段神秘经历。查玉强在金庸老同学的档案中查到湘西的具体地点,开展调查后,由此复原了金庸的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另外,关于金庸成名后,在大理、绍兴、舟山、成都、龙泉等地的行程,本书也都作了较为详尽的归纳和叙述。 其三,作者采访了不少金庸的家属、熟人以及中学同学,记录的许多故事对于研究金庸弥足珍贵。其实作者还有另外一本书《同学眼中的金庸》,采访的人多,更加详细,也很好。 其四,对金庸作品的流行情况等作了分析。我在书中《金庸武侠小说是何时亮相内地书市的》一文中找到了我第一次读的《书剑恩仇录》是何版本,这让我十分惊喜。我还特意问了酷爱金庸的朋友,进行佐证确认。 《闲坐说金庸》全书约20万字,有4个小辑、46篇主题文章,并有35幅插图,图文并茂,上述四方面是《闲坐说金庸》四辑的主要内容。本书最主要的特点,是负责。说任何事情,都是实事求是,凡事均交代出处,推想循理依情,不走偏锋。世俗社会,一时痛快并不能止弊,必须说,查玉强先生为“金学”中之高明者乎。 (卢敦基)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