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文化中国行 >> 正文




景东县:“老手艺”创造“新经济”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05/08/ 16:39 点击:

 

本网讯 温暖厚实的羊皮褂、独具特色的大帮腔、欢乐喜庆的跳菜、做工精美的彝族刺绣……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用“老手艺”创造“新经济”,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经济增长点。

在安定镇青云村,历史悠久的大帮腔、羊皮舞、跳菜早已融入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这是融传统歌、舞、乐于一体的民间音乐舞蹈艺术。现年53岁的吴健国,是安定镇“密撒把”民间艺术团队的成员,也是普洱市景东跳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传道授业,让景东跳菜文化薪火赓续。如今的彝族表演团队活跃在城乡各地,在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吴健国告诉笔者,他从小就喜欢跳菜,12岁就跟着爷爷奶奶学跳菜,现在组建了专业表演队,还经常到外面承接活动,每年要演出四五十场,每人收入约2万元。

安定镇青云村彝族刺绣风格独特,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彝族传统文化,曾被命名为“云南省刺绣名村”。近年来,彝绣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受到重视,青云村的彝绣也从“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今年59岁的李海仙是彝族手工刺绣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很多绣娘都慕名而来向她学习。多年来,她培训了一批批能画能绣的彝族绣女,她们创作的绣品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商品。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景东彝族刺绣,带动妇女在家门口灵活就业,2022年,青云村成立了“彝针彝线”加工有限公司,带动本村及安定镇其他刺绣爱好者就业25人,并鼓励妇女群众积极参加刺绣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已培训学员500余人次,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全村刺绣收入10万元以上。

从2005年起,安定镇“彝族打歌”“羊皮舞”“大帮腔”“彝族刺绣”、跳菜5个非遗项目先后被云南省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密撒把”民间艺术团逐渐壮大,有固定成员80人。目前,全镇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0人。

随着农文旅融合发展,非遗文化焕发的新活力为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增收开拓了新渠道。未来,景东县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的新路径、新方式,不断丰富非遗文化体验形式,深入挖掘传统表演、手工技艺等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非遗与旅游宽领域、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通讯员 薛顺琳 谢莎莎 文/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思茅区:非遗进景区 “景”上更添花 下一篇:“五一”的普洱 | 花“Young”周末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