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时,既有利于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思茅区各景区增添了无限活力,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步入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鼓舞正在上演,游客们一边津津有味地观看,一边拿起手机记录。激情四射的表演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感受到了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真是不虚此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体验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新奇有趣的过程。”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女士有感而发。 木鼓舞是佤族舞蹈的典型代表,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色,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文化决不能只是出现在古书里、摆设在橱窗中、保存在博物馆,要让它们走入大众视野。景区推出的《木鼓祭茶》演出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普洱茶文化与木鼓文化。”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景区总经理助理毕国华介绍。 《木鼓祭茶》演出将传统木鼓舞与普洱祭茶仪式融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观演模式,引入互动式体验,增加了沉浸感和参与感,使观众获得全新的观演体验。 此外,景区还打造了一个集游览、体验制作于一体的非遗手工制作室,游客可以参与到金水漏印、绝版木刻等非遗项目的制作中,深度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 走进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非遗竹编咖啡馆,不少游客被竹编铃铛、竹编扇子等系列竹工艺品吸引。游客在这里不仅能了解竹艺家具、竹艺装饰、竹艺百科等知识,还能亲身体验竹工艺,进行竹艺研习。景区还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将非遗竹编与普洱咖啡结合在一起,充分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旅游愿望。 “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设有两项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一个是非遗竹编,另一个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鹰抓鱼表演。在一些特定节假日,我们也会根据本地特色,设立一些民族的非遗表演活动。”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市场营销部经理赵定祥说,非遗进景区,不仅能让文化留住游客,还能让游客带走文化,带给游客的不仅仅是感官的愉悦,更是精神的滋养。 非遗与景区的碰撞,有效地增添了景区的亮点和看点,丰富了群众和游客的生活,让大家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了解非遗文化。未来,思茅区还将精心组织文化进景区、非遗进景区等系列活动,继续推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不断融合发展,让藏于乡野阡陌、都市街巷的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让浸润着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民俗艺术焕发新的光彩。 (通讯员 徐晓芳 李悦)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