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江城 >> 正文




以“绿”为笔 绘就秀美生态画卷


来源:《普洱日报》  臧灵 时间:2024/05/17/ 15:02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 通讯员 许梦妮) 70年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污染防治方式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城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生态文明建设部署和要求,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完善制度体系 严格执法监管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你们一定要严格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主动提升治污能力,不断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5月9日,江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深入县污水处理厂、城区加油站,全面巡查、排查企业是否存在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放污水、气体等情况。

“我们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定期对污染源企业进行随机抽查,及时处理上级部门及其他部门交办转办的环境信访案件,对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切实做到治污全覆盖、整改零延迟,以生态环保人的使命感守护江城的蓝天、碧水、净土。”江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

70年来,江城县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坚持依靠法律和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部署和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江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云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办法》《云南省党政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各项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了《江城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江城县推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江城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江城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和办法,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实行“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依法治水模式,扎实开展清河行动、“清四乱”工作,推进“剿灭”黑臭水体行动。同时,把绿美乡村建设作为生态区建设的基础工作、“细胞工程”,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改路、改厕、改水、改房等工作。截至目前,江城县48个行政村529个自然村中,共有30个行政村256个自然村完成了污水治理。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江城县全面加强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市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抓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件,省级联合执法检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截至目前,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101项,完成整改85项,正在整改16项。

当前,江城县地表水常年保持二类以上,县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7%以上;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无新增疑似污染地块,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省级评价结果连续8年为优,生态环境污染风险得到全面管控,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立足地域特色 守护林草资源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往左、往右、内八、外八,你们仔细看,它的飞行线路是不一样的,使用无人机要胆大心细……”这是5月9日,江城县林草局与老挝丰沙里省农林厅在江城县共同举办生态环境执法无人机驾驶技能培训的一幕。

当天,老挝组织10名农林技术骨干到江城县学习无人机起飞、悬停、降落、定位目标拍摄技巧及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等技能。

据介绍,为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江城县与老挝丰沙里省、越南勐念县建立边境环境保护协作机制,累计防治境内外黄脊竹蝗虫害1.98万亩次,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虫害24.72万亩次。此次培训就是在边境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下进行的,旨在提高林业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升生态保护工作效率。

此次技能培训是江城县全力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70年来,江城县生态治理体系实现了由粗放到严密的历史性转变,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生态状况实现了由局部改善到总体改善的历史性转折。

“江城县在1962年就开始设置护林员,随着森林资源不断增长和公益林、天然林商品性停伐保护工程的实施,护林员岗位和人数相应增加,现在,江城县森林资源管护员已经增加到2446名,其中一般森林资源管护员354名、生态护林员2092名,累计巡林13.58万次。”江城县林草局副局长彭秀丽介绍,为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的森林资源监管目标,2021年,江城县全面启动林长制改革,首次在县、乡、村、组四级设立林长,坚持以林长制为抓手,强化部门协作和督察问效,推动全县国土绿化、林草资源管理、林草产业发展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设立林长646名,将“林长制考核”和县级督察纳入县级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各级林长巡林2.69万次,查处各类涉林案件205起,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为精准护绿管绿,江城县强化科技赋能,依托云南省林长制智慧管理系统和林草湿地资源管护网格,实时查看各级林长的护林轨迹,了解履职情况,快速、精准、科学掌握林草资源动态,及时处理紧急情况,有效实现了“天上看、地下巡”全覆盖监管。各级林长和护林员用上巡护App后,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巡山轨迹,还能随时甄别图斑,通过拍摄、实时通话等方式第一时间上报突发情况,全面保障生态安全。

良好的生态 优美的环境

成就“象往生活”

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也为生物多样性筑牢了基础。历经70年的不懈努力,如今,江城县天然林生态系统有效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进一步改善。

亚洲象在林中嬉戏、睡觉、“逛吃”的景象,在如今的江城县经常上演。它们不仅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还见证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自2011年18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迁入江城县以来,陆续有象群迁移到江城县,10多年间,20多头小象出生,辖区内亚洲象数量逐步增加,2024年,已有50余头亚洲象在江城县辖区常年栖息。为全面推进人象和谐共生,江城县建立野生亚洲象监测保护机制,建设“大象食堂”和防象围栏、防象塔等设施,不断促进人象和谐、生态和美。

江城是“象”往之地,也是“向往之地”,绿色生态经济蓬勃发展。2021年以来,累计推进坚果等经济林提质增效6万亩,建设坚果初加工生产线3条,坚果产能突破1.8万吨。2023年,全县林草产业总产值达49.7亿元,同比增长25%,总产值及增速创历年新高。风光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的整董镇勐桑洛小镇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2024年泼水节期间,整董镇勐桑洛景区接待游客4.3万余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800万元,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70年来,江城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借绿生金”,林木产品加工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创新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完成《江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江城县整董镇旅游发展详细规划》编制;南麓山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工,亚洲象博物馆建成开馆,勐桑洛小镇成为全县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曼景寨入选“云南最美乡愁旅游地”,交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江城答卷。

绿,也为江城带来各项荣誉。截至2023年,江城县获评省、市级“美丽河湖”14个,获评“云南省美丽县城”;创建5个省级美丽村庄,8个村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整董镇荣获省级绿美乡(镇),曼滩村荣获全国“十佳魅力乡村”称号……

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江城县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江城县实施天然林停伐保护132.2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72.69万亩,完成人工造林、森林抚育等4.6万亩;全县森林面积为236033.6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8.83%;获批省级森林乡村9个,全县新增城市绿地19.08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186.09公顷,万人拥有绿道长度2.7公里。牛倮河自然保护区有保存完好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京龙脑香群落,境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和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0%。

如今的江城,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在江城大地徐徐展开,全县绿色底蕴更加深厚,生态安全屏障更为牢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升,生态文明在这片土地深深扎根、旺盛生长、开花结果。(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江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倾尽为民之力 善谋百姓福祉 下一篇:深化对外合作 发展风帆正扬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