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付颖 通讯员 高明艺) 风景如画,一城连三国。 这里与越南、老挝接壤,又因其所处地理位置被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故名江城。这里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是亚洲象理想的栖息地;这里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国门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 漫步城乡,一步一景,如诗如梦,如展长卷。 发展中,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将自然生态禀赋、特色区域优势、民族文化资源叠加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优势,以繁荣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助推文旅产业登上新台阶:“牛饮三江 象往生活”的文旅IP更加鲜明,“一城连三国”城市品牌打响。 文化创新有活力 走进整董镇的傣族寨子,有的人家屋檐角落里摆放着传统的木架织机,在农闲时分,静谧的傣家小院里就会传来“沙沙”的织布声。 傣锦,即傣族织锦,是流传在傣族民间的一种古老的纺织工艺品,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古老的纺织工艺,傣族织锦技艺对花纹的组织十分严谨,它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固耐用。 “我们傣族妇女从小就学习傣族织锦技艺,以前只是自己做衣服穿,现在我们还创新了很多产品进行销售。”在整董镇整董村曼贺井村民小组的帕萨锦非遗工坊,聊起傣族织锦技艺的相关话题,负责人赵珍感慨万千。过去,由于保护意识落后、资金和技术匮乏等多种原因,整董村面临着织锦技艺传承难的问题。对此,江城县积极对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征和传承意义、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普查和认定,多措并举让整董村的傣族织锦技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 如今,在赵珍的带动下,整董村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制作傣锦,大家边学边做,开发出了色彩丰富、纹样新颖的挎包、公文包、手机包、挂件等手工艺品,深受游客喜爱,村里也逐步形成了傣锦产业。 “我们现在进行订单生产,还有企业邀请我们一起开发文创产品。”对于傣锦产业的下一步发展,赵珍有了新想法,她想成立傣族织锦合作社,吸引更多周边村寨的姐妹加入,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就业增收。 江城县历史悠久、区位独特、生态优越、资源富集、文化绚丽,哈尼、彝、傣、瑶、拉祜、汉等25个民族在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孕育了斑斓多姿的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创造了底蕴厚重、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发展中,江城县结合工作实际,把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守护全县各族人民精神家园的有力举措,稳步推进名录保护、队伍建设、品牌塑造、基地建设等方面工作,非遗保护传承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有14个非遗项目、33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通过加强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力促进了江城县民间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2023年,全县共创作文艺作品46件。 牛体彩绘的起源和目的是以牛身上五彩斑斓的图案恐吓猛兽,作为一种民间习俗传承至今,并演变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第七届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暨2023年中老越三国(普洱)边境商品交易会、“香遇普洱”周末市民文化节——2024年“五一”江城专场活动上,江城牛体彩绘火爆出圈,牛体彩绘正成为引爆江城文旅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文化服务润人心 位于江城县图书馆一楼的国门书屋,环境安静温馨,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书籍。国门书屋除了有图书室,还设立了多功能室和朗读亭,多功能室为单位、学校和市民开展读书、朗诵、讲座等活动提供场所,而朗读亭则联通了线上和线下,市民走进这里,在电子屏上就可以选择想要朗读的名篇片段,同时也能录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朗诵片段。 像国门书屋这样的阅读空间已在江城县的广大乡村落地开花。在整董镇曼滩村曼滩村民小组的国门书社,这里的书籍涉及文学、社科、自然科学、农业技术等多个种类,还有1台阅读机,书社已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和村民们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的“取经地”。 江城县积极打造“国门文化”阵地,全面推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已完成江城县文化馆、江城县瑶族传统文化传习所功能布局和创意改造,增添边地少数民族特色,实现设施空间的独特化;结合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进行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国门书社试点、警民文化驿站挂牌。目前,江城县已建有县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各1个,文化站7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5个;完成10个警民文化驿站、10个文化馆(图书馆)分馆、10个国门书社试点挂牌。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契机,为11个边境村配备了音响设备,着力提升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边境地区群众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推进,让文化春风温暖了江城。长期以来,为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江城县持续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公共文化设施,让广大群众玩有文化阵地、读有阅读场所、唱有文化设备、演有文化舞台,文化惠民真正落到了实处。 与此同时,江城县不断丰富基层文化供给,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广泛地惠及基层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更丰富、更便捷、更“对味”。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村晚”文艺晚会、“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文化“月月演”文艺演出、元宵系列活动等,广受群众赞誉;广泛开展读书日、读书周、读书月等全民阅读活动,组织送书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等,推进“书香江城”建设;扎实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将公益电影送到群众家门口,大幅提高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文旅融合赴远方 走进由曼贺、曼贺井、曼景寨三个村民小组组成的整董镇城子三寨,错落有致的傣家竹楼,层层叠叠的屋顶与枝繁叶茂的古榕树掩映其中,一条条石板路四通八达,散发着古村落的独特之美。 作为傣族传统村落的代表,城子三寨依山傍水,保存着傣族传统民俗、民间文学、民族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傣医药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城子三寨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傣族传统民居建筑群还被列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直以来,江城县对城子三寨的保护工作以尊重当地居民生活生产为原则,在延续传统村落肌理、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通过风貌协调、建筑加固、设施升级、增加绿化等措施,提高城子三寨的生态环境和居住质量,让传统资源继续发挥实用功能,产生新的活力,实现传统村落的活化保护。2015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城子三寨依托有关项目资金,完成了房屋改造,完善了主干道和消防安全通道、“两污”系统,建设了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用绿篱植物代替外围墙体,实现了“庭在园中,园在庭中”的村落布局。 在以城子三寨为核心的江城县勐桑洛小镇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推进中,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旖旎如画的山水风光和独具魅力的傣族文化不断“加码”,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寨子里许多人家搭上“旅游快车”,开办起了民族美食餐馆、民宿、傣族特色工艺品作坊以及傣族服饰制作门店,激活了景区“吃住行游购娱”全服务链。2023年11月27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通知,江城县勐桑洛小镇被正式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随着文旅融合的大势所趋,江城县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持续擦亮“一城连三国”城市品牌,着力打响“牛饮三江 象往生活”文旅IP,住宿、餐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整董村被认定为云南省金牌旅游村,曼景寨村民小组入选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地,2014年获批开通的江城至老挝5条边境旅游线路再现新活力,中老跨境游业务恢复运营。 加大力度整合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村寨。江城县将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以乡村旅游示范点项目为载体,持续美化环境、强化治理,全面提升村寨“颜值”“内涵”。同时,不断完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大力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与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农业观光、特色产业等融合发展,打造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精品。 立足边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传统节庆转化为文旅发展动能。江城县积极融合文化、文创、商旅等多种元素及业态,做足精品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推进地方特色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建设。2023年8月,在国庆乡举办的第八届“三丫果”节,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2023年12月,举办第七届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暨2023年中老越三国(普洱)边境商品交易会,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00余万元;今年4月,整董镇举办傣历1386年泼水节,累计接待游客4.3万余人次,全镇经济综合收入3800万元…… “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先后荣获和入选云南省“十大”民族狂欢节、云南省文化优秀节庆项目、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体育文化优秀项目。节庆经济的持续升温,不仅搭建了促消费、促休闲娱乐的舞台,更是一个让外界认识江城、了解江城文化的窗口。 一路耕耘一路歌。面对新征程、新机遇和新挑战,江城县将继续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全力加快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步伐,交出江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更好答卷。(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江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