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彝族刺绣如同史书一般,记载了彝族人民深居山林的千年历史。 一块绣布,一根细针,千回百转间,留住了时间,留住了岁月的变迁。
行走在针尖上的彝族文化脉络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据考证,彝族刺绣可以追溯到三国以前,与原始绘画、记事符号、服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彝族克智中说,濮莫尼衣发明了纺线织布,金觉乌基发明了剪裁缝补。彝族刺绣顺应剪裁缝补而产生,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彝族女子擅长刺绣,五彩斑斓的纹饰显示着精深的刺绣技艺。在彝族中有“不长树的山不算山,不会绣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之说,以此来赞美她们心灵手巧。 景东彝族刺绣以安定青云彝族刺绣最具代表性,其针法独特、图案丰富、色彩艳丽,独具艺术特色和民族特色。
古老的文化·尘封的技艺 彝族刺绣的图案构思独特、布局精巧、富于变化、色彩鲜丽,是民间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从一件件精美的彝族服饰刺绣作品中,我们可看出深藏其中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等信息。 针法 景东彝族传统手工刺绣是一项独特的工艺技术,主要有平针绣、打籽绣、青花绣、栽花绣、扣针绣等10余种针法。 工具 刺绣工具包括绣花箍、绣花针、丝线以及白、黑、蓝等各式布料。 步骤 绣制时,先把布料放在绣花箍上绷紧、固定,然后根据需要和想象设计好图案,再依照图案刺绣,针法和配色根据刺绣图案而定,一般是多种针法交叉使用。 种类 绣花种类有排花、栽花、穿花、贴花、锁花、盘花、滚花、补花、刺花、纳花、纤花、平绣、链子扣、镂空、打字花、扣花、切针等手法和技巧。最常用的是平针绣,其次是打籽绣、青花绣和扣针绣。其中青花绣只有结过婚的妇女才可以用,没有过门的小姑娘是不可以用的。 产品 刺绣产品主要有:围腰、披肩、绣花鞋、包头、头饰品、领带、童帽、伞套、桌布、窗帘、壁挂、信插、背包、挎包、钱包、腰包、小手袋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李海仙:一针一线传承彝族刺绣之美 她七八岁时便随母亲和嫂子学习彝族刺绣,至今已有50年;她的刺绣技艺精湛,是彝族刺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就是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镇青云村下吴家村民小组的李海仙。 青云村是典型的彝族村寨,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以上。李海仙便出生在这样的彝族大家庭里,父母、哥嫂以及邻里都是地地道道的彝族。在她的记忆中,跳菜、刺绣、三弦、打跳、羊皮舞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的。 在与刺绣的相识、相知、相守中,李海仙渐渐明白了刺绣图案里蕴含的独特文化和特殊的意义,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所以她对传统彝族文化越来越向往和热爱,同时对保护和传承彝族刺绣手工艺的决心也越来越强烈。 2014年,李海仙被认定为彝族刺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景东县最早一批省级传承人;2018年1月,被认定为“云岭技能大师”;2019年10月,入选“云岭首席技师”。 作为省级彝族刺绣传承人,李海仙先后参加市、县、乡民族服装服饰展销19次,展销传统手工刺绣作品800余件;举办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刺绣技艺培训班50场次,培训人员500多人次,有徒弟50人。 在她的家族中,她也把彝族刺绣的“香火”传给了小孙女吴媛。当她看着7岁的孙女有模有样学起刺绣时,不禁想起自己跟着母亲学艺的时光,那时她刚好这般大。 “刺绣不仅是我的爱好,更是我的使命,我会认真坚持下去,一直到眼花了、手麻了,绣不动的那天。”李海仙说。(景东县融媒体中心)
青云村:针尖绘秋冬 技艺变产业 千余年来,刺绣是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镇青云村群众的生活必须品。现如今,它也是青云村彝家女子创造价值、打造品牌的技能。 对于青云村来说,刺绣制作和销售是当地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目前,青云村全村及周边村组300余名彝族妇女从事彝族传统刺绣制作及销售,且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全力打造“密撒把”彝族手工刺绣品牌。 2013年,景东彝族传统手工刺绣入选“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青云村成为“普洱市第一批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2015年,青云村被评为“第二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2016年,青云村被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 目前,青云村有省级文化传承人1人、省级民间艺人1人和市级文化传承人3人。以青云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寨百姓,共有刺绣传习人200人。(景东县融媒体中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