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婷 陶俊蓉 文/图) 24小时不间断出具报告、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近日,思茅区紧密型医共体区域影像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思茅区稳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有益探索。 
该中心以思茅区人民医院放射科为技术支撑,分为诊断组和技术组,通过专网与7个乡镇(街道)卫生院互联互通。基层医院负责摄片,中心集中阅片、诊断、发布诊断报告,急诊病人完成报告时间为30分钟至40分钟,门诊病人2小时至3小时,住院病人不超过8小时,实现区域内7个卫生院影像数据共享。 
除了思茅区紧密型医共体区域影像中心,心电网络诊断中心也于2023年12月投入使用,目前已初见成效。该中心设在思茅区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医共体成员单位将便携式(4G)心电设备采集到的常规电生理心电检查数据上传到心电网络诊断中心,由中心的医生进行集中阅图并出具心电诊断报告。目前,已做到普通十二通道心电图报告在30分钟内完成,急诊心电图报告在10分钟内完成,实现了乡镇(街道)检查、区诊断、区域内结果互认。 为充分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发挥资源效益最大化,思茅区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抓手,全面推进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形成以思茅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街道)卫生院为枢纽,村(社区)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采取人员下沉、技术帮扶、信息化建设、统一管理等措施,让思茅区的优质医疗资源更加均衡,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的目标,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