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强信心 加油干——普洱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正文




普洱: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来源:《普洱日报》 于飞 曹春花 时间:2024/06/18/ 17:38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于飞  曹春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一直以来,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以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增收为导向,统筹做好“三农”工作,持续增强农民内生动力,千方百计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推进全面乡村振兴。

据统计,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2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6970元,实现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下且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动态清零。2024年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0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5334元。

建机制确保联农带农见实效

“今天特别高兴,领了23200多元。通过种植牛油果,收入越来越高了!”5月29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富岩镇英沟村村民岩说领到牛油果分红款后高兴地说。在当天举行的孟连产投集团“334”牛油果基地2023产季分红大会上,英沟村芒盆、班密2个村民小组的74户村民共领取分红款42.53万元。

多年来,孟连县探索形成了牛油果产业“334”利益分配机制。2023年,全县牛油果种植规模达10.81万亩,投产2.04万亩,产量1.73万吨,产值6.4亿元。牛油果产业发展成了孟连县促农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让农户获得稳定收益。

近年来,普洱市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党建+”联结、“双绑”联结、“三变”联结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联农带农联得实、联得紧、联得长、联得牢。

建立“党建+”联结机制。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引领组织、示范服务作用,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支部引领、村社合一模式,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推动产业富民强村。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市村级党组织共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100余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总收入1.7亿元以上,300余个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0万元,10余个村(居)委会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让更多农民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红利。

落实“双绑”联结机制。采取以奖代补、金融支持等措施,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市参与带动脱贫户的新型经营主体达2000余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15万户以上,参与带动三类监测人员的新型经营主体总计1700余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和发展意愿的三类监测人员2.3万户以上。

推广“三变”联结机制。采取订单收购、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方式,引导带动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大循环,获得保底收益、股本分红和工资收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和农民多途径增收。

抓产业确保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雪林乡南盼村波哨茶叶种植基地迎来春茶采摘季,茶农穿梭其间忙采茶,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依托原生态山地资源优势,雪林乡大力发展茶产业,茶叶种植面积达1.74万亩。截至目前,雪林乡共有茶农2100户,预计茶叶年产值达2300万元。

近年来,普洱市充分发挥产业带动增收作用,做大做强普洱茶、普洱咖啡、普洱牛油果三张产业名片,大力发展甜龙竹、巨菌草、肉牛、湖羊等高产值产业。同时,持续抓好就业帮扶,盘活用好农村资产,增加农民的生产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政策性转移收入。

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增加经营性收入。聚焦“1+3+12”的产业体系,合理选择生产经营增收项目,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短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统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提高重点优势产业精深加工水平;持续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和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精深加工水平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扩大转移就业,着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实施“头雁”培养和“归雁”回引“双雁”工程,发挥基层组织和劳务品牌引领作用;实施“雨露计划”、乡村工匠培育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升就业技能水平,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不断抓实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工作,充分发挥村级劳务合作社、村“两委”的基础性作用,搭建求职、招聘供需平台,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2023年,提供就业岗位20.48万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28万人,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8.36万人次,开展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7.5万人次,打造出“普洱咖啡工”“佤山歌舞者”“景迈茶人”等一批全国、全省劳务品牌。

盘活资源资产,着力增加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通过集中流转、股份合作、委托管理等方式,盘活土地、林地、闲置农房等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将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扶贫资产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采取积分制、清单制,评定农户分红,增加财产性收入。2023年,全市家庭承包耕地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148.3万亩。

加大政策落实,着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始终坚持把“保民生、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落实好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22年的5520元提高到2023年的6240元,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923元提高到960元;兑付“一卡通”补贴资金24.09亿元,包括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生态护林员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雨露计划”补助资金。

强保障确保增收任务落实落细

近年来,普洱市持续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和“四不摘”要求,建立健全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通过强化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等方式,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收2个三年行动计划,配套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9条措施、加快肉牛产业发展10条措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咖啡生豆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坚持统筹部门抓协同、统筹项目抓建设、统筹人才抓服务、统筹优势资源抓示范的“三农”工作机制,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以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筑牢防止返贫防线。同时,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保持乡村公益岗位总体稳定,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5.4万人;199个帮扶车间吸纳就业15496人,20家吸纳脱贫人口就业的企业享受税费减免81.8万元,发放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4.04万人4040.3万元。

强化资金保障。加强资金整合统筹,加大衔接资金产业投入,集中投入到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以点带面撬动整体发展,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截至4月底,中央衔接资金安排用于产业项目7.61亿元,占比65.94%;用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全市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790户2.19亿元,贷款余额24.89亿元;发放“富民贷”1695户1.48亿元。

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全市各级基层工会每年至少采购一次脱贫地区、脱贫户生产的农副产品,用作节日慰问。2023年,各级帮扶单位、社会各界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金额达5.16亿元。

加强乡村治理。以“千万工程”为统领,推进“一圈一带三廊道多庄园”示范,抓好村庄规划、建房管理、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绿美乡村“七件事”,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普洱甜笋产业大有可为 下一篇:普洱:搭上中老铁路“快车”加快沿线经济开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