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徐一丹 魏大良 何有刚)6月27至28日,由中国日报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东盟使团联合启动的“中老铁路行”媒体团到普洱采访。来自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名媒体编辑、记者、主持人用不同的语言和镜头记录着中老铁路友谊之路背后的故事,感受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和有一种味道叫普洱。 “下一站,普洱。”来自老挝国家广播电台的记者贾延蒂·雷特诺·曼达萨里在前往普洱的列车上,听到自己为中老铁路列车录制的老挝语版本播报语时十分激动,表示对这趟采访活动充满期待。 从中老铁路普洱站下车后,媒体团来到此行的第一站——普洱学院。普洱学院充分发挥普洱市“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将国际化办学列为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媒体团一行在普洱学院“一带一路”国际创新创业中心深入了解学校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放办学的情况。在普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就读的老挝籍留学生陈素敏向大家讲述着中老铁路为他们求学之路带来的便利。老挝籍教师雷龙则分享了中老铁路开通后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和教育互通的好处。 金水漏印、陀螺、象脚鼓、黑陶、绝版木刻……在普洱景素非遗客厅,媒体团被普洱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吸引。大家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部分媒体团成员还体验了金水漏印、火塘烤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傣族的金水漏印技艺采用阴刻手法完成图案刻板,再用金粉拓印,制作成金色的图案……”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向媒体团介绍。马来西亚社交媒体主编新月在观看后说:“在这里,我看到了普洱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认识。” 媒体团的第三站,来到了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大家在这里了解了世界咖啡种植情况、中国咖啡消费现状、普洱咖啡产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咖啡杯测体验,还与普洱爱伲庄园咖啡有限公司、普洱祖祥高山茶园公司、普洱南亚科技创业园等外贸企业有关负责人对话,了解普洱“产业+互联网”的创新销售模式以及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方式。 柬埔寨金边邮报记者尼姆·郑对此次采访印象深刻,他希望中老铁路未来的发展红利能够辐射到更多的东盟国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