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养殖产业多点开花 农民致富前景广阔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07/12/ 10:23 点击:

 

江城县 黄牛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刘思瑞 唐瑞 文/图)肉牛产业是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传统产业,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及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切入点和内容。近年来,江城县以地方种质资源江城黄牛作为基础,建立江城本土黄牛的保种科研体系,将有效完善江城黄牛谱系,有力提升江城黄牛品质。

走进江城黄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基地的牛舍里,一头头健壮的江城本地黄牛正在标准化牛舍里吃着新鲜草料,不时“哞哞”地叫着。

江城县农科局工作人员谢元飞说:“基地今年4月9日正式启用并引进了第一批黄牛。截至目前,基地黄牛存栏950多头,主要以江城黄牛品种为主,有一部分是江城黄牛的杂交一代。”

江城黄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基地位于江城县勐烈镇大寨村螺蛳塘,总占地面积2176亩,其中厂区建筑406亩,牧草地1770亩。目前已完成场内外通电、通水、硬化路工程,并建设了隔离区、育肥区、饲草加工区、母牛区、公牛区、生产用房、粪污处理区等区域。

不仅如此,基地内部还配套了现代化机械设备、自动饮水设备、高压清洗机等,标准化的养殖圈舍让饲喂、防疫、管理等更加高效便捷,为提升江城黄牛保种、育种水平创造了条件。

谢元飞说:“目前,基地主要以母牛群和种公牛进行核心保种,同时,以育肥部分江城黄牛出售来维持运营。”

江城黄牛饲养驯化历史悠久,是江城县境内饲养的一个黄牛品种,具有肉质鲜美、耐粗饲和适应性强等优点。过去,江城黄牛养殖多为散养,种群规模小,且生长速度慢、体型小、产肉率不高,导致农户养殖积极性不强;加上多年的无序杂交,造成江城黄牛种质资源品种退化,纯种数量骤减,急需开展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为破解这一困局,江城县多措并举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积极做好种质资源申报工作。2018年7月,成功注册“江城黄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年,发布实施《江城黄牛品种》地方标准;2021年12月3日,“江城黄牛”正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为江城黄牛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江城黄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开展江城黄牛规范化养殖生产,组建江城黄牛核心群,实现江城黄牛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

据江城县农科局副局长、畜牧兽医局局长邹三介绍,江城县农科局以“选出好种子、育出好苗子、打响好品牌”为主线,聚焦育种保种、改良扩繁、提升品质等方面,以建设江城黄牛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基地为契机,试点先行,与湖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强化江城黄牛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江城黄牛提质增效,增群扩量的目标。


景东县 乌骨鸡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跃忠  杨朝虎  周芸王  丽娟)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结合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利用林地面积广、林下环境好等优势,引导群众发展林下无量山乌骨鸡养殖,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无量山乌骨鸡是云南六大名鸡之一,2010年1月15日,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属肉蛋兼用型地方良种。

在景东县大街镇塘坊村马梅山无量山乌骨鸡生态养殖基地,一只只大小不同、毛色各异的乌骨鸡在树林里觅食、鸣叫,打破了山谷的幽静。2013年,杨文良抓住景东县发展乌骨鸡产业的机遇,发展林下无量山乌骨鸡养殖。十多年来,他不断积累养殖经验,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并成立了合作社,联合养殖大户和广大农户,共同发展林下无量山乌骨鸡产业。

据杨文良介绍,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就是向养殖户提供鸡苗、技术并负责回收。合作社目前正常存栏无量山乌骨鸡3万多羽,年出栏6万多羽,年收入400多万元。

养殖户王昆说:“以前因为技术和场地限制的原因,养殖乌骨鸡经济效益不佳,现在跟着合作社,他们提供养殖技术,销路也不愁,养殖规模逐渐壮大,现在每年出栏9000多羽,收入10多万元。”

近年来,景东县通过政策引导、信贷支持、项目驱动等措施加快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的致富路子。

目前,全县共有无量山乌骨鸡养殖专业合作社257个,培育乌骨鸡养殖示范户124户,林下养殖户144户,无量山乌骨鸡年存栏215万羽,出栏435.69万羽,实现产值3亿余元。


墨江县雅邑镇 黑山羊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赖秀红  张新雨  李媛  李金廷)近年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雅邑镇按照全县实施的“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积极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雅邑镇牙骨村黑山羊养殖基地,村民刘顺荣正赶着黑山羊群前往山林草场放牧。2017年,刘顺荣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仅靠种植玉米维持生计。穷则思变,经过多方考察,刘顺荣被黑山羊肉香、价高、繁殖力强等优势所吸引,且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都很适合养殖黑山羊。于是,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积极选址、搭建羊圈、购买种羊……

“当时镇政府扶持了5只羊,还帮助我申请到了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和上海帮扶项目的11只羊。”刘顺荣感激地说。

此后,刘顺荣不断学习黑山羊养殖技术,从最开始的16只羊发展壮大到126只,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黑山羊养殖大户。在养殖过程中,他还摸索出一条“种养结合”的发展路子,将羊粪经过处理作为玉米等农作物的肥料,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又可作为羊的草料,种植养殖循环发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现在,我通过养羊盖了新房,买了家具,日子越过越红火。”刘顺荣自豪地说。

在刘顺荣的带动下,村里刮起黑山羊“养殖热”,他也乐于将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教给大家。雅邑镇牙骨村村民陈发昌说:“我的养羊技术是刘顺荣传授的,种羊是刘顺荣扶持的,刚开始只有27只,现在已经发展到了66只,每年卖黑山羊就有1万多元的纯利润。”据悉,刘顺荣带动了牙骨村30余户农户养殖黑山羊1500只,总产值150万余元,户均增收4万元。

截至目前,雅邑镇黑山羊存栏5707只,出栏1323只,产值113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依靠养殖黑山羊走上了致富的“羊”光大道。


孟连县娜允镇 湖羊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张娜配)近日,走进位于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南雅村的湖羊养殖基地,羊舍宽敞明亮,成年湖羊膘肥体壮,幼年湖羊活蹦乱跳,一派热闹的喜人景象。

“你看我养的这些母羊,膘肥体壮,我还能把它们养得更胖,不过太胖了不利于母羊产仔,所以我控制了它们的食量。”养殖户李自学指着羊圈里一头头健壮的湖羊喜滋滋地说。

今年1月,娜允镇组织了一批镇人大代表、养殖大户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考察湖羊养殖产业。回来后,在镇、村两级的支持下,李自学说干就干,花费2万元将以前的牛圈改造成羊圈,并从普洱天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50只怀孕母羊和5只公羊。在他的精心喂养下,6月中旬就有46只母羊产下了102只小羊仔。

“湖羊生长快、食量小、产崽多,不仅节省劳动力,羊粪还可以做肥料。”李自学说。

“按照目前的产仔率、成活率和出栏率,50只怀孕母羊全部产仔后,我当初引进种公羊和种母羊的花费以及改造羊圈的投入就都可以回本了。母羊再产仔出栏时,一年至少能有10万元的收入。”说起养殖湖羊的效益,李自学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湖羊两年三产,每产达到2只羊羔以上,羊羔重量达到17公斤时,普洱天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每只600元的价格回收。

据普洱天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统计,全市118户养殖户中,李自学养殖的湖羊产仔率、成活率、出栏率是最高的,这源于李自学的用心喂养和坚持摸索。“我的50只母羊,生了这么多小羊,全部都活下来了,而且都能在45天左右长到17到20公斤。”李自学说。

摸索出养殖的成功经验后,李自学还帮助其他养殖户,教他们如何按比例调配喂养饲料、照顾刚出生的小羊以及清理羊圈等,给湖羊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以确保母羊的健康和羊仔的成活率。现在李自学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湖羊养殖能手。

近年来,娜允镇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特色养殖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科学发展养殖产业,积极推进养殖产业布局,推动农业技术普及,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方式,推动全镇养殖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强农富农的新引擎。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孟连县:护航乡村振兴 下一篇:养殖产业多点开花 农民致富前景广阔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