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加强专家工作站建设 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07/17/ 10:14 点击:

 

为贯彻落实好中共普洱市委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交办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课题要求,2024年4月,由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和农工党普洱市基层委员会联合牵头组成的调研组,就“加强专家工作站建设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开展专题调研。近日,市政协召开“加强专家工作站建设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专题协商会,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医疗机构专家工作站、医疗联合体和医共体建设情况以及市政协调研组“加强专家工作站建设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调研情况通报。6名市政协委员围绕主题,从深入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建设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发挥本土专家作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摘登如下:


关于普洱市医疗机构专家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和建议

●市政协常委、农工党普洱市基层委员会主委张正荣

2024年4月,市政协教科卫体委联合农工党普洱市基层委员会,到部分县(区)和市级医院,对医疗机构专家工作站建设情况开展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普洱卫生健康系统先后引进中国工程院周良辅院士团队以及郑进、林天歆、邬玲仟等知名专家在普洱市建立科研平台和专家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立专家工作站391个。其中,医院联系建立专家工作站297个,累计投入资金2271.71万元;帮助各级医疗机构取得专利24个,发表学术论文196篇;帮助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481项,临床带教1.63万人次,开展诊疗服务5.9万人次。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在卫生健康机构管理、学科建设、临床技术、科研教学等方面注入了新质生产力,有力促进了卫生健康机构高质量发展。

普洱市各卫生健康机构积极开展专家工作站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战略定位不准,学科发展广度与深度合作不够。二是“组团式”“省管县用”的帮扶模式运用不够广泛。三是制度监管、要素保障以及本土专家资源利用不够到位。

建议:一是深化创新交流合作,强化学科建设。依托专家工作站,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市内转化,强化技术联合攻关和知识产权共享,促进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二是大力发展“组团式”“省管县用”专家帮扶模式。充分利用上海和中国工程院等帮扶资源,引进更多的国家、省级医院到市、县(区)级医院开展帮扶;引进更多的省、市级医院到上允、永平、通关镇医院进行“组团式”“省管县用”专家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水平,使“三镇”医院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规范管理,加大项目和资金倾斜力度。做好党委政府与院士专家对接服务和项目实施管理业务指导工作,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经验成果、先进典型、人才引培等宣传,大力营造引才、重才、爱才的良好舆论氛围,努力实现“建设一个工作站、形成一支团队、培养一批人才、促进一个产业、服务一方发展”的目标。要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建站单位主体责任,项目单位应加强指导、监督,定期对专家工作站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着力提升专家工作站建设质量和水平。从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推动专家工作站建设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四是发挥本土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医疗机构内在资源,鼓励市级人才到县(区)级医院建立专家工作站,县(区)级人才到乡(镇)级医院建立专家工作室,形成“市、县、乡”上下联动的人才、技术交流态势,推动医疗技术不断向基层医院下沉,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强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 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市政协常委、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王健

近年来,普洱市强化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全市共有开放床位19161张,每千人口床位数达8.19张。二是卫生人员总数不断增加。全市拥有执业(助理)医师6876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94人;拥有注册护士9411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4.02人;拥有公共卫生人员1713人,每万人拥有专业公共卫生专业人员8.56人。三是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加。有高级职称350人,副高级职称1461人;获得博士学位4人,获得硕士学位307人。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普洱居民的健康状况有待改善。二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且分布不均。三是全市疾控和妇幼保健系统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还处于空白。四是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五是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低出生率日趋突出,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建议做好以下几个结合:一是专家工作站建设要与全市卫生健康短板弱项相结合。例如,把专家工作站建设同县级的心脑血管疾病科、肿瘤科、新生儿科、产科、外科建设等结合起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同向发力,做好规划,积极争取专家工作站“进驻”这些领域。二是专家工作站建设要与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发展相结合。依托专家工作站,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层次建设重点专科、特色专科,提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让群众少跑腿。三是专家工作站建设要与医共体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让基层群众能够享受到优质资源和服务,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四是专家工作站建设要与医院发展相结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从抓基础入手,让专家工作站真正落地见效,为医院发展奠定基础。五是专家工作站建设要与保障措施相结合。把专家工作站资金投入纳入市级科技经费总盘子,努力保证政府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从事业发展基金中挤出一部分,用于专家工作站建设。六是专家工作站建设要与发挥本地、本土专家作用相结合。要把专家工作站和本土医师工作室结合起来,一并打造,合理规划,突出本地特点,培养本土专家。七是要把专家工作站建设与普洱医学院校建设相结合。建议在普洱学院开办医学院或者卫生职业学院,为本地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人才。


推动全市医疗机构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几点思考

●市政协委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罗佳

长期以来,我市把专家工作站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引擎和抓手,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医疗机构人才需求。自2014年开展省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2022年实施市级专家基层工作站建设以来,坚持推动联合创新、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促进高层级专技人才向基层聚集。10年来,全市卫生领域累计设立省、市专家工作站30个,覆盖18家机构30个学科专业。今年,将再次申报9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实现市、县(区)重点医疗机构、科室及专家工作站全覆盖。得益于专家工作站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开辟出了一条高端专技人才引入与本土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新路,大幅提升了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诊疗水平,有效推动了医疗人才培养和医联体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方便基层群众就医。

虽然,我市专家工作站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政策支撑、措施机制、组织指导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加强行业统筹。在全市专家工作站管理委员会统筹抓面的基础上,将医疗机构专家工作站纳入医联体建设统筹推进,由行业主管部门成立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领导协调机构,指导专家工作站建设及制定管理政策措施,并结合行业特点完善建站标准,加强动态管理和跟踪问效。二是推进协同发展,创新合作模式。针对各级医疗机构发展布局、人才需求和技术创新,精筛细选专家合作项目,促进人才和信息共享。依托专家资源优势,广泛搭建专家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强前、中、后期配套保障,健全工作站资源开放、共享、合作、交流体系,为专家团队在一线开展技术互访、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创造更多条件。结合专家工作站建设规划,推进专家信息库、技术需求信息库、科技成果储备转化库等建设。三是坚持聚焦重点,抓好典型示范。把人才资源集聚到行业发展需要上,重点支持发挥关键作用、引领带动性强的重点医院、核心科室,使专家工作站建设既能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又能起到以点带面作用。集中力量扶持一批资源富集、力量集中、作用明显的示范站,以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面上量的拓展”向“内涵质的提升”转变。四是加大培引力度,完善支撑体系。充分用活用好现有专家工作站、组团式帮扶等优质资源,推动专家及团队与本土中青年技术人才结对,培养本土人才。突出建管质效,完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压实专家工作站规范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责任。


加大专家工作站建设力度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市政协委员、市财政局科教文化科科长赵娅梦

近年来,普洱市通过组建各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完善双向转诊机制、设立基层专家工作站等方式,缓解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不足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先后引进中国工程院周良辅院士团队,以及郑进、林天歆、邬玲仟、姜小清、王红等知名专家到普洱建立科研平台和专家工作站,在卫生健康机构管理、学科建设、临床技术、科研教学等方面注入了新质生产力,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我市医疗机构专家工作站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监督评估和激励运行机制有待加强。二是基层医疗机构与专家工作站合作有待加强。三是专家工作站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强化专家工作站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各类专家工作站的建站流程、管理、监督、考核等进行严格把关。要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建站单位主体责任,定期对专家工作站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专家工作站能够持续、稳定运行。严格按照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实施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主动对接各级专家,采取临床带教、远程会诊、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示范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升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三是深化创新交流合作。依托专家工作站引进和培养更多高层次医疗人才,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促进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普洱转化。建立健全沟通交流机制,例如,定期举行市、县、乡三级会议、讲座、研讨等,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全市医疗技术水平。四是增强服务意识。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强化服务意识,做好院士专家对接服务工作,加大经验成果、先进典型、人才引培等宣传,积极为院士专家工作站提供支持,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更好地发挥作用。建站单位应依托现有平台,加强项目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攻克技术难题,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五是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依托专家工作站,从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内培外引,逐步培养一批能够引领普洱市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发挥专家工作站作用 建设高水平卫生专业人才队伍

●市政协委员、普洱卫生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马素媛

医疗机构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对于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补齐医疗技术短板,帮助医院拓展新业务、新技术,全面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普洱卫生健康系统累计建立专家工作站391个,对于加快医院专科能力建设、培养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基层诊疗水平和医护人员能力,培养了一批基层学科带头人。

随着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有:总体医疗卫生人才紧缺,县、乡发展不平衡,人才分布不均衡,年龄结构不合理。特别在农村边远山区,工作条件艰苦,加之待遇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招人难、留人难,导致人才短缺、队伍不稳。

建议: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措施,补齐紧缺人才短板。对于条件艰苦或偏远的地区,安排一定比例的岗位面向本地户籍人员招聘,破解人才数量和结构性矛盾。同时,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薪酬待遇,设立偏远山区医务人员工作津贴,确保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政治上有荣誉、薪酬上有体现、生活上有关爱、健康上有保障,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层工作。另外,以需求为导向,拓展与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的交流合作,推进普洱学院医学本科、普洱市职业学院医学专科建设,继续实施本科、专科层次的定向委培医学生项目,为普洱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学生。二是充分利用专家工作站资源,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利用专家工作站加强学术交流,通过多种方式,每周开展好“在线”“在位”的教学门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远程指导等,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实打实带。探索建立“团队项目制”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诊疗技术为核心,采取个人自荐、科室推荐、专家审核的方式,遴选医、护、技一体化的团队,以“师带徒”的形式与临床专家对接,分批到专家所在相关科室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团队对团队”专项培训,确保培训回岗后能独立开展工作。进一步发挥专家工作站在科研领域的引领作用,借力专家工作站,开展科研课题合作,共享研究成果。三是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留住优秀人才。首先,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党委政府与院士专家对接服务,搭建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对培养学科带头人、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篇数等方面进行量化,着力解决创新能力不强、创业人才不足的问题。保障院士专家工作站补助经费,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质量。大力营造引才、重才、爱才的良好舆论氛围,逐步培养一批能够引领普洱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其次,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级,带动县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整体发展,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建立高层次人才对话机制,定期开展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资源支持。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激励制度,以较为丰厚的待遇、真挚的情感和优质的服务,让卫生人才在地方安心立业。建立优秀人才节日慰问制度,全面落实职称评审向优秀人才、基层一线人才、高层次人才倾斜的政策规定,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推进全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动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中医医院质控办主任施晓玲

“DRG”全称为“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是一种将临床特征、诊疗手段类似、消耗资源相近的疾病进行合并,形成若干个疾病组,然后对每一个分组设立一定费用标准的医疗付费形式。

2022年10月28日,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印发《普洱市DRG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方案》,同时印发《普洱市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按照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实施细则的通知》,规定从2023年1月开始,在普洱市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按照疾病诊断分组(DRG)付费。

中医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诊疗体系与中医诊疗体系是不同的两种体系,在面对同类型疾病时,中西医有着不同的诊疗思路与方式,而基于西医的DRG标准无法充分发挥中医在诊疗方面的特色优势,在以中医诊疗体系为主的中医医院运行时,必然会出现不相容的问题。从2023年医保基金清算的情况看,全市6家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结算均处于亏损状态。

经调研,现行《普洱市DRG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建议:按照国家一体推进“三医”联动改革的相关要求,由市医保局、市卫健委牵头,组织临床医疗专家深入论证,尽快完善中医药服务管理政策,出台符合中医药发展的医保支付政策,实现“惠民生”和“强中医”双赢。一是对全市中医医院中医治疗率达40%以上的住院病人提高10%的结算费率;二是对全市中医医院优势病种提高10%的结算费率;三是参照省医保,对合理进入QY组病例不降低支付标准支付;四是全市中医医院参照同级别医疗机构调整医保支付等级。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浙江大学—景东“两山”普洱茶研究中心揭牌 ... 下一篇:普洱市“爱心妈妈”暖心伴成长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