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正文




普洱:以工代赈兴乡村 助农增收享红利


来源:《普洱日报》 苏莉 时间:2024/08/02/ 11:11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苏莉 通讯员 宋丹)“以工代赈真的好,让我们种地、打工两不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东岗村村民高兴地说。近日,在澜沧县发展和改革局的指导下,东回镇成功申报了总投资为600万元的“澜沧县东回镇东岗村2024年以工代赈项目”,该项目通过村民自建的方式,实施路面硬化1.7公里,不仅可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还能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有效拓宽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渠道。

以工代赈是推动产业振兴的方式之一,也是拓宽群众增收的渠道之一。一直以来,普洱市紧紧围绕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部署,以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农村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领域,以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和其他低收入人口为赈济对象,拓展建设领域,拓宽赈济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既方便群众就业增收,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自2021年以来,普洱市成功争取了52个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2.5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2.45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98亿元,支付上级资金1.8亿元,有效吸纳了4373名农村群众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4179万元,人均增收近1万元。

这一成效的取得,离不开普洱市的多项有力举措。

举措一

强化组织保障全面推进项目实施

一直以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工代赈工作,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建立了由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等15个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召开了以工代赈调研座谈暨政策宣讲会议、以工代赈推进会暨政策解读培训视频会等会议,对市、县(区)有关干部开展政策培训,确保政策执行不走偏、组织实施不走样。同时,市发展改革委组织村干部深入村组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工程建设,组织行业部门深入到项目点进行实地勘察、测量,测算所需资金,优先谋划储备劳务报酬发放比例高、带动群众务工人数多、脱贫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需求大、产业带动综合效益好的以工代赈项目,把项目谋在群众身边、建在群众“家门口”。

在投资计划申报阶段,市发展改革委认真组织开展以工代赈项目前期工作审查,重点审查实施方案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有单独的章节明确劳务报酬、用工情况、务工组织,是否具备规划选址、用地、环评等前期要件,资金使用范围是否合规等内容,确保项目成熟一个、批复一个、上报一个,重点选择前期工作基础牢、群众务工积极性高、增收带动效果好、拓展赈济模式多的项目。

举措二

聚焦关键环节全力促进农户增收

项目计划下达后,市发展改革委严格督促项目县及时开工,分管领导及科室负责人深入项目县开展督导检查,抓好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支付等管理。同时,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云南省项目综合管理一体化平台定期调度项目进展,督促项目县加快建设进度,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对资金支付率低的项目进行通报、提醒。强化对劳务报酬发放情况的事中事后监管,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尽可能提高发放比例,充分发挥好以工代赈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作用。

举措三

补齐短板弱项全速提升发展动力

在澜沧县进行以工代赈试点,并在中央衔接资金支持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补短板项目中优先推广以工代赈的方式,带动当地监测对象、脱贫人口等务工就业。澜沧县制定印发了《澜沧县村级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鼓励通过村组施工队,按以工代赈方式实施村级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政府精心谋,群众自主干”,有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普洱市以工代赈项目紧盯乡村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支持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镇2023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总路线长14.398公里,涉及帮海村、樟盆村200户村民共770人。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工建设,2024年3月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区种植烤烟300亩、冬农蔬菜240亩、茶叶300亩,农产品运输更加快捷、运输成本降低。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镇2023年以工代赈项目覆盖青联村、青胜村、芹河村和青云村4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项目建成后提升道路等级15.3公里,辐射带动项目区周边发展冬农蔬菜3500亩,方便6486户20964人出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那哈乡2024年以工代赈项目改扩建产业道路7.318公里(含附属路边沟3公里),项目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由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和党员及时调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确保“小事不出现场,大事不出村组”。与此同时,项目还采取“培训+上岗”的方式以工代训,帮助群众提升干事创业本领。截至完工,该项目通过村民自建的方式共吸纳当地群众务工130人,其中低收入群体70余人,共发放劳务报酬100余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5%,真正做到让利于民。

以工代赈项目作为“小支点”撬动了当地的“大产业”,实现了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让群众享受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普洱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立足 ... 下一篇:“体育+”到“普洱+” 在运动中感受普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