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可以是出生、成长的故乡,也可以是曾经或正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城市和乡村。家乡记录了成长的幸福,缔结了情感的牵绊,也寄托着难忘的乡愁,它就如同一粒神奇的种子,不经意间破土而生。不管我们身在何处,家乡的那人那事、美景美食、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都能汇聚成独一无二的家乡情结,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我和我的家乡”的故事。
我在普洱20年 张新立 故园东望路漫漫,面对异域文化的碰撞,面对思亲思乡之路的阻隔,面对独立支撑的苦楚,我没有怀疑当初的选择,深爱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如今,我已在普洱工作20个年头,有时醒来觉得犹在梦里。2005年,我从大学专科毕业,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家乡安徽来到2000多公里外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服务期满后,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并以一名公务员身份留在当地。我在这里寻梦、追梦、圆梦,以青春奉献普洱。 从内地到边境追梦。我起初响应党和国家“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远离家乡追梦寻梦。孟连县是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边境县,在志愿服务期间,我在县残联做宣传工作,在县一中教历史课。服务期的第二年我参加公务员考试,考进景信乡做残联、民政工作。我一边开展志愿服务一边开始写新闻稿、散文、社科等文字材料,后来我定居于此,在这里结婚生子,逐步成长为一名党员干部。 结缘文字收获多。2009年12月至2020年底,我在孟连县委宣传部工作,曾任《孟连时政》编辑,为《普洱日报·县区潮汛》(孟连版)组稿,参与编辑孟连网、孟连时政手机报,并逐步培养了写文章的兴趣,每年坚持读书50余本,带动女儿读课外书,读书和写作支撑着我不断前行。我想无论工作生活如何变动,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会一直坚持下去。10余年的读书写作教会我很多,只有多读书多思考,人才会永不落伍;只有厚积薄发、蓄势待发、有感而发,才能写出点像样的文字。 一路艰辛收获满满。在孟连县工作期间,我见证了县级媒体融合的开端,做过报纸、网站、手机报、微信、微直播编辑,还负责各类媒体人员、专家学者的对接以及收集整理材料等工作,逐步加深了对普洱文化、云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2020年11月,我考入思茅区委组织部,现在依然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2022年7月,我完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的学习任务,顺利毕业,并代表普洱班参加毕业典礼、进行交流发言。2023年,我撰写的评论《绿美建设要让城市更有“烟火气”》《“绿美云南”建设应展示什么样的云南》分获第四届“彩云杯”网评大赛二等奖、优秀奖。据粗略统计,工作以来我撰写发表新闻稿、散文、诗歌等作品300余篇,其中20余篇获省市奖励。 用心帮带不懈怠。如今,我有家庭藏书300余册,坚持更新个人微信公众号“博爱天涯”,2023年书写原创文章、名著读后感等30余篇,进行线上线下阅读分享3场次80余人次,参与“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读书征文、线上答题等活动3次。2023年我主要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普洱学习平台、云南网、《普洱日报》等媒体发稿30余篇。2023年,帮助年轻公务员、选调生等修改文稿,并在省市媒体发表40余篇。虽然一家三口在思茅、孟连两地工作,但家庭成员能注重家风、家教、家训的传承,共同进步,2023年我家被评为思茅区、普洱市最美家庭。 志愿服务暖人心。志愿服务一直是我不忘的情怀,在孟连县工作期间,我曾用微薄的收入资助了一位残疾人子女读书,并协助他们家建房。驻村扶贫期间,我到偏远乡(镇)调查帮助贫困学生,联系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爱心人士为一所边境村小学捐赠衣服7麻袋、小毛毯90床。我觉得新时代的青年要有奉献精神、吃苦精神、团队精神,要刻苦学习本领和技能,还要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俯下身子真诚为民、综合思考、统筹兼顾,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各项工作。 无悔青春永向前。故园东望路漫漫,面对不同文化的碰撞,面对思亲思乡之路的阻隔,面对独立支撑的苦楚,我没有怀疑当初的选择,深爱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这些年我充分感受到普洱厚重的历史文化、巨大的发展变迁:路路通向远方、村村建上学堂、户户有了保障。现在,普洱“左手咖啡右手茶”“千年茶韵、一城咖香”,我走路或骑车的时候常常想,这就是自己要厮守一生的城市吧,普洱真是越陈越香。现在,我依然追寻自己的梦想,真诚希望普洱明天会更好。
家信达千里 刘思俊 两页纸很轻,轻得风一吹就能吹走,家的‘讯号’却很强,母亲那句‘记得看信’能够跨越千里,抚平我的情绪。 “去乡里任职千万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哪怕是老百姓的一个鸡蛋……”当我推开门准备出发时,年过花甲的母亲不放心地一遍遍叮嘱我。 望着母亲消瘦的身躯,我不禁想起二十年前上大学的场景。那时,目送我外出上大学的母亲,头发黑亮且浓郁,脸上还没有布满皱纹,如今习惯戴帽子的她,已是满头白发。记得母亲送我到家门口,而急切想到外面看看的我不愿她多送一步,母亲拗不过我,只得轻声说:“孩子,钱缝在外衣里,要好好保管,到学校里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别闹矛盾。” 母亲还未说完,我便走出了家门口,她边挥手告别边说:“记得多打电话回来,箱子里面有一封信,等你到了学校再打开看。” 那时,即将离开家乡外出上大学的我,心绪早已飞到千里之外,头也不回地跟母亲说:“知道了。” 从我的家乡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到湖北省襄阳市,两地相隔两千多公里,需要坐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一路上火车和铁轨的摩擦声不停作响,到达目的地后,我在电话亭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我的耳朵却好似还停留在火车上,依旧回荡着轰隆隆的声响。我告知母亲已到襄阳市了,那边沉默了几秒,不知是耳鸣还是幻听,母亲的声音略带着哭腔:“到了就好,到学校别和同学闹矛盾,记得看信。” 走过泥泞的小路,回到宿舍已是晚上十点,行李箱上沾满了泥水,那一滴滴泥水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母亲默默流下的眼泪。从记事以来,母亲只因我调皮流过一次眼泪,她一直都很坚强。擦去泥水,打开行李箱,直到把衣服裤子都收拾好,才看见放在最底层的信。 “儿,爸妈都很爱你!即将开始新的大学生活,要和同学和睦相处,多忍让……”之后的大学时光中,每当情绪不好时,我便会拿起这封母亲写给我的信读一读。两页纸很轻,轻得风一吹就能吹走,家的“讯号”却很强,母亲那句“记得看信”能够跨越千里,抚平我的情绪。 母亲这几年渐渐地老去,但是她的那句“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哪怕是老百姓的一个鸡蛋”的家训,我却一直铭记于心,它在漫长的岁月中已浸染在我的血肉里,指引着我走向宽阔的道路。
喜看家乡变化 李伶俐 电影放映时,有些人因为买不到票,还趴在窗子上看。如果遇到部队医院放映免费的露天电影,大家都很高兴,往往掐准了时间、拿着自己的小板凳去看电影,不在乎路途的遥远。 一日晚饭后,我散步到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城区运动场,随处可见打球、跳舞、散步的人群,人们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尽情享受休闲娱乐。今年“五一”期间,第十八届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文艺晚会在这里上演,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如今,我们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我不禁想起,爷爷给我讲的忆苦思甜的故事。 在爷爷小时候,人们用煤油灯照明。除了县城的主要街道外,其他地方一片漆黑。当时,有外地人来墨江,暂住在旅社里,但是旅社只能提供蜡烛或是煤油灯照明,他调侃道:“墨江,墨江,应该叫‘黑江’。”新中国成立初期,建成了几座水电站,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电量供应不稳定。如果遇到枯水期,水电站发电量减少,还得分时供电。而现在,电量供应稳定,黑夜如同白昼。 那个时候,人们的娱乐生活很单调。只有少部分家庭有收音机,用收音机收听广播节目是一件乐事。除此之外,看电影算是比较常见的娱乐活动。那个时候想去看电影的人多,即使排队也不一定能买到票。电影放映时,有些人因为买不到票,还趴在窗子上看。如果遇到部队医院放映免费的露天电影,大家都掐准了时间、拿着小板凳去看电影。因为当时文化活动比较少,单位之间会进行球类比赛,傍晚人们也会去公路上散步。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墨江县城开始有了运动场——露天看台、室内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人们的娱乐活动变多了。人们在闲暇的时候有地方可以去了,感觉自己的生活充实了不少。 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极大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也改变了群众的娱乐方式、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一名“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年轻干部,更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踏实认真工作,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澜沧赶集日 肖淑贞 不论赶集地址如何变迁、售卖形式如何变化,赶集日牢牢占据了每一个澜沧人心中一角,成为记忆里忘不掉的乡愁。 “食”对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群众来说,除了从田间地头而来,还可以从赶集日而来。每周的赶集日,是附近村民售卖自家农产品、澜沧群众上街采买物资的日子。不论赶集地址如何变迁、售卖形式如何变化,赶集日牢牢占据了每一个澜沧人心中一角,成为记忆里忘不掉的乡愁。 小学四年级以前,母亲每周日总会带着我到县政府对面的那条马路上赶集。记忆中,那条街很长,农户们把芭蕉叶往地上一铺,把蔬菜瓜果往芭蕉叶上一放,再把用矿泉水瓶制成的简易洒水壶灌满水,时不时往蔬菜瓜果上一洒,借着阳光的反射,蔬菜瓜果显得更加鲜嫩,无需叫卖,也会引人驻足。此外,霉豆腐、萝卜条、苤菜根、洋姜、豆豉、菜头等腌制品也是澜沧人必不可少的下饭菜。这些腌制品除了种类有区别,口味也有偏甜、偏咸、偏辣、偏酸之分,不同卖家的制作手艺也有所区别。我的母亲喜欢偏甜的口味,所以只从一个摊位上购买,老板娘每次见到母亲,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还会聊聊家常,往袋子里多添一点其他腌菜。 五年级后,赶街的位置换到了民族街。在这里,摆摊的顺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摊位排成了三列,确切地说是四列,只是中间的两列合并为一列,农户们背对背售卖各自的货品。排列整齐的摊位将民族街一分为二,大家总是很默契地从靠近傣族寨子的那边进入,再往农贸市场的方向走出。 进入民族街后,腌制品、傣族糯米饭和配菜打“头阵”,在视觉和嗅觉的双重冲击下,它们成功地成为赶集必买品。紧接着是新鲜的蔬菜,各种各样的盆栽和树苗,香臭交杂的草药。到勐朗镇幼儿园附近,售卖鸡鸭鱼肉的商贩比较多,后面还有售卖仓鼠、金鱼、乌龟、兔子等宠物的摊位,可以算是每位带孩子来赶集的家长最想避开的地方,毕竟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有着让孩子们无法抗拒的魅力。除了附近的农户,这条街还有许多外地商贩,随之入驻的还有夹带着地方口音的吆喝声——“样样十块,买的是实惠!”“蟑螂药、老鼠药、蚂蚁药,用了保准见不到!” 值得一提的是,赶集的人除了当地人,还总能见到说着一口外地口音的游客以及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每次看到外国人,我总是想检验一下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鼓起勇气上前,可四目相对时,便立马低下头,慌忙躲进人海里。 一次机缘巧合下,我遇见了一位正对着摊主摄影的大姐姐,相机镜头是我当时见过的最长最大的那种。在她的相机里,我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那些画面是我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可通过相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远比文字叙述来得更强烈:正在谈天说笑的中年妇女,认真挑选饰品、欣赏民族服饰的游客,还有售卖芦笙的大爷,坐在地上哭闹着要买小狗的孩子……我热情地邀请大姐姐来参加葫芦节,她开心地告诉我:“我肯定来,再长的路程也挡不住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2019年4月,赶街的位置又再一次搬迁至澜沧县城南朗河片区,由于刚建成,这条街庇荫之处极少,离县城中心较远,但即使这样,也丝毫不减澜沧人对赶集的热爱。当他们发现商贩们为了能尽早占到心仪的摊位,每逢周六下午就摆上了少量的货品时,便不知不觉也开始在每周六的晚上汇集起来,赶集、品美食、听老年歌唱乐队弹唱歌曲、看年轻人拍视频,顺便欣赏一下音乐喷泉、南朗双桥、清北塔……还有观澜阁下的摆舞,竟也觅得一番别样风味。 后来,街道两旁的建筑设施越来越完善,赶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每个时段的客流量却只增不减。800米长的街道,摊位分成两节共690米,且原来的三列摊位两条道变成了五列摊位三条道,“摊”无虚席,热闹非凡。最边上的那条是美食街,可以买到饮料、水果、小吃。主街上售卖的货品内容更为丰富,比如在水果的种类上,多了榴梿、番石榴、西番莲等,还有寿司、比萨这些外来的美食,可谓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上街来写生采风、展示自我才艺的人。 澜沧人的赶集,起初只是为了满足对食物的需求,如今却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澜沧人对美好生活的解读和向往。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