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致敬大山深处的守护者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08/09/ 10:55 点击:

 

在大山深处,有这样一群森林的守护者,他们常与寂寞为伴,他们不惧严寒酷暑,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守护绿水青山。他们跑遍每一座山梁、每一道河沟、每一片林地,把山情、林情、民情放在心里,一代接着一代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了一首动人的绿色之歌。


陈正发:年过花甲守初心 银发生辉坚如磐

本网讯(通讯员 田应兰)有这样一位森林管护员,29年如一日,奋战在护林防火第一线,为4000多亩林区撑起“保护伞”;每天巡山20多公里,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黄胶鞋,实现了林区多年零事故,他就是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锦屏黄草岭辖区的森林管护员陈正发。

“舍不得离开,就想守护好这片林”

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景东彝族自治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境内无量山中上部,涉及景东县锦屏、文龙、安定、漫湾、林街、景福6个乡(镇),南涧县碧溪、公郎、宝华、无量山、拥翠5个乡(镇)。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整个无量山较狭窄、较高大的一段,也是生态环境较复杂的一段,保护区森林管护员每天要走的是一条条蜿蜒的山路,往往是迎着朝阳出发,踏着夕阳而归。

陈正发今年63岁,身材瘦削、皮肤黝黑,岁月在他脸上雕刻下一道道痕迹。1994年成为森林管护员以来,他走着脚下的路、护着眼前的树,不知不觉已在山林间度过了29个春秋。

“我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是舍不得保护区的一草一木,舍不得走了快30年的山路,更舍不得林间的猿啼鸟鸣。”陈正发说,以前,山上光秃秃的,到处是石头,现在进山的村民少了,林子长出来了,从这儿走过,心里特别踏实。

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辖区共有森林管护员60多人,超过60岁的有五六位,由于对工作的热爱,现如今本该退休在家的他们依然离不开保护区,每天做着巡山护林的工作。在这支奔走在保护区一线的管护队伍里,第一代管护员已经退休,如今大多是“林二代”,有的甚至是“林三代”,他们在父辈们付出毕生心血的林海里,继续传递着绿色接力棒。

“看好家乡的绿水青山,等于守护着一个绿色银行”

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生物资源种类多样,森林覆盖率高达96%,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在保护区周边社区逐步推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生物药业,黄草岭村也在陈正发的带领下种起了草果、花椒、黄精……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如今的黄草岭村花椒、草果飘香万里,樱桃、梨果甘甜多汁,蔬菜瓜果供不应求,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2021年黄草岭村发展案例被录入COP15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专题片《共同的家园》。百姓富了,进山的人少了,我们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现在砍树、盗猎现象基本没有了,上山遇到长臂猿、灰叶猴等动物的次数多了。”陈正发自豪地说。

“看好家乡的绿水青山,等于守护着一个绿色银行。”陈正发说,今后的目标就是把林子看好,把林下经济搞好,做强产业,吸引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就业。

“新老接力,一代接着一代干”

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辖区的森林管护员扎根深山、与林为伴,设立勘界标识,讲解护林政策,震慑违法人员,开展生态修复,排查林区隐患……几代森林管护员接力奉献青春,守护着37万亩原始森林,为西黑冠长臂猿等濒危野生动物撑起了“保护伞”。

从上岗的那一天起,陈正发便尽心尽力地工作,负责调查了解山情、林情、民情,坚持每天巡山护林,跑遍责任区的每一座山梁、每一道河沟、每一片林地。为了掌握责任区野生动植物消长变化情况,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学会了建监测样地,安装红外相机。

常年和森林打交道,令陈正发对这片森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说:“经常巡山,这山上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哪里少了一棵树,哪里有动物活动的痕迹,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虽然已过了花甲之年,但陈正发仍放心不下这片森林,放心不下森林里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容易,但我已经63岁了,实在干不动了。我退休后,我儿子将接替我的工作,新老接力,一代接着一代干,继续守护绿水青山。”陈正发说。

29年的时间,陈正发从一个青壮年变成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是什么样的毅力让他克服了几十年的艰难与困苦,全身心呵护这片森林?在我看来,与其说是陈正发对这份工作的坚守,不如说是这位老人对这片森林深深的热爱……


梁其昆:做“林海之眼” 守绿水青山

本网讯(通讯员 罗凯 文/图)清晨,在海拔2300米的关山坡瞭望塔,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振太镇守山人梁其昆的手机闹铃如同往日一样响起,他麻利地起床穿好巡山服,简简单单吃碗面条后,就开始了一天的登塔瞭望、防火护林工作。瞭望塔于1991年建成,24岁的梁其昆报名守塔,这一守就是33年。瞭望塔可观测全镇30余万亩林地,多年来,梁其昆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守护着这片大自然的绿色宝藏。

登上瞭望塔,梁其昆手持望远镜,仔细扫视着林区的每一个角落,时而有鸟儿在林中穿梭,时而有野兽在林间出没,这些和谐的自然景象让他感到无比宁静和满足。

除了瞭望,梁其昆还要负责林区的防火工作。火是森林的天敌,一旦火势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他每天都会检查林区的防火设施是否完好,同时向周围的村民宣传防火知识,增强村民的防火意识。

守塔工作虽然艰辛,但梁其昆却从未有过怨言。他说,这片山林是他的家,守护山林是职责所在。每当看到林区的树木茁壮成长,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他就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一本登记台账、一个望远镜、一套对讲设备、简单的锅具,这些几乎是瞭望塔上所有的家当。窗边的望远镜是他常用的工具,一旦发现火情,他会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手机报告给上级有关部门。在别人眼中,山顶上的瞭望塔像一座孤岛,但在梁其昆的眼里,那是他的办公室,也是他的第二个家,他将尽心尽力守护好这座大山、这片森林。

日落时分,梁其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缓缓走下瞭望塔,望着那片被夕阳染得金黄的林海,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他将继续守护这片他深爱的山林。

在振太镇,除了像梁其昆一样的护林瞭望员外,还有339名镇、村两级林长,163名生态护林员。他们是最忠诚的“哨兵”,在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巡山管护,共同守护着全镇83.511万亩森林。


罗成刚:握好护林接力棒 守好大自然宝库

本网讯(通讯员 罗靖尧 王杨静 蔡旭东 冯智伟)秋日的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勐大镇南康村到处鸟语花香,在这片绿色丛林里,护林员罗成刚开始巡山护林。

(记者  王承吉  摄)

摩托、喇叭、柴刀是罗成刚巡山护林的三件“法宝”。作为护林员,罗成刚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护林防火知识、巡山护林、配合处理涉林违法犯罪行为等,保护好南康村的31713亩林地。

即便罗成刚提前为村民们打了“预防针”,但还是有人铤而走险。一天,罗成刚在巡山的时候发现一个村民在林地旁上坟烧纸,他便上前果断制止。“又不是你家的山,你管谁呀?”该村民的态度很恶劣,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认为罗成刚多管闲事。罗成刚耐心地给村民解释了在林区旁烧纸的危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该村民心服口服。

罗成刚丰富的护林经验和对山林的深厚情感来自“家庭传承”。

罗成刚的爷爷罗应发1958年成为南康村护林员,罗成刚的父亲罗恒兴在1980年8月份接班,2021年罗成刚子承父业,继续从事护林工作。68年来,在一家三代人的接力守护下,南康村从未发生过重大森林火灾、重大毁坏林木或盗伐滥伐林木案件、重大森林病虫害等。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罗应发受到市级奖励,罗恒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护林员等荣誉称号,罗成刚也连续三年获得优秀护林员荣誉称号。

从植树造林、防止盗伐滥伐林木,到巡山防火、爱林护林,罗家三代人是勐大镇生态环境变化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每一代护林员的护林内容虽各有不同,但不变的是,这座山峦叠翠、花果飘香的无量山,早已成为他们离不开的“家”。

“我爷爷来到这里时,山里还是光秃秃的,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饭、拿着锄头上山种树。”罗成刚说,由于基础建设落后、设备缺乏,第一代护林员的工作非常艰辛,几乎每天早出晚归,大家背着树苗走山路,常常是半夜才返回,住在工棚、帐篷里。

“出门靠脚走、挑水用双肩、晚上点煤油”是当年护林员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第一代护林员克服了种种困难,15年内完成了7000亩的造林任务。随后立即封山育林,促进生物自然繁殖生长,为南康村的生态修复打下了重要基础。

“我护林的时候主要是守护林木,防止盗伐林木。”罗恒兴回忆,当时,全国各地大兴土木,木材价格水涨船高,群众偷采盗伐林木、“向山要钱”的现象时有发生。

“那时候工资还不到30元,但卖掉一根直径20厘米粗的木材,就可以赚8元—10元。”罗恒兴说,为了防止群众偷采盗伐林木,他和同事组成小队,每天上山巡查。由于盗伐林木者常常在夜间行动,所以护林员们经常凌晨才能回家,有时候直接住在山上……

在护林管护岗位上工作40年,罗恒兴跑遍了南康村山林的所有角落,对山里的一草一木,各家林户争议的地界,他都了如指掌。

把喜欢的事变成工作,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对罗成刚一家三代而言,爱林护林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罗成刚一家的守护下,一座座大自然的宝库生机盎然,这里有美丽的湖、清澈的河、飞翔的鸟,还有野生大红菌、木耳、红豆杉等,经常会有猴子、豹子、野猪等动物出没……

在镇沅县,像这样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护林员一共有1179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爱林护林的动人故事。如今,镇沅县森林覆盖率由1958年的不足40%提高到现在的72.87%;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高等植物由1958年的300科4000余种增加至350科5600余种,野生脊椎动物由1958年的60科900余种增加至78科1000余种。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普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上半年国民经济和 ... 下一篇:澜沧县:激发志愿服务新活力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