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碧溪村曼海村民小组发展农文旅的典型经验,有个重要诀窍,在于农户。农户是指农民加农家,即要思考生活在农村生活的农民能做什么,坐落于农村的农家能做什么? 通常,我们总是认为农民是第一产业的主体,耕作种田可以,进入第三产业,就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其实这是失之偏颇的,曼海村民小组的成功恰恰在于农民作为经营主体。农民在产业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有了他们,农文旅才有了人力支撑。他们热爱农村、了解农村、懂得农村,也只有他们才能充分讲好并用好农村之美,用自己的热爱感染更多的人爱上这片土地,来到这片土地,实现人气和财气双涨。 而且每家每户各有特色,各有故事,各有技能,这些都是农文旅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迥异于城市旅游的独特优势,打开农家的门,让农民走出来,让游客走进去,整个村寨就是经营场所,不同的资源就变成了经营产品,有的产品是有形的,比如文化遗产产品,有些产品则是无形的,比如历史人文故事,这些都是别处没有只此一家的,会给游客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感,让游客不虚此行。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恰是农文旅的发展图景,将产业场景化、场景产业化,“田家”有绿树、青山等生态优势,有场圃、桑麻、菊花等独特场景、话题,还有鸡黍等生态特色美食,结果是“还来”——来了还想再来。
本文来源:刀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