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花果飘香又丰年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08/15/ 11:19 点击:

 

立秋之后,暑气渐弱,累累果实和朵朵鲜花带来了收获的忙碌和丰收的喜悦。普洱市各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水土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特色产业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芒果、百香果、绣球、万寿菊等特色产业,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有效延长了水果、花卉的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墨江县绣球花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柴婧 杨攀 罗桑 文/图)近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东西部协作重点项目墨江数字花卉产业园二期永生花加工厂正式投入生产,标志着墨江数字花卉产业从一产逐步升级为二产,集种植、加工、观光的“墨上花开”产业布局正在形成。

走进墨江数字花卉产业园种植基地,一朵朵绣球花开得正盛,不少市民慕名前来打卡拍照。工人们正在采收、捆扎、搬运,忙得不可开交。刚采摘的绣球花被运输到永生花加工厂,经过脱水、脱色、烘干、染色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制成各种色彩的永生花。

“一期共种植了60亩安娜贝拉绣球花,从7月初开始采收,作为二期永生花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永生花的市场价是鲜切花的3到5倍,主要出口海外。”墨江数字花卉产业园负责人张忠海说。

目前,产业园二期项目正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打造永生花标准化厂房,实现从鲜切花到永生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园区吸纳附近村民参与种植、加工,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就近就业,让花卉产业成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没有办法到外面务工。我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一年的收入大概有3万元。现在的工作离家比较近,也能照顾到老人和小孩。”墨江县联珠镇癸能村村民白学芬说。

墨江数字花卉产业园作为东西部协作发展示范性项目,按照“上海+”的产业协作模式,立足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积极引进数字花卉技术,通过种苗孵化、生鲜花种植、永生花加工、花卉文旅、创新研发“五位一体”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传统鲜花产业向精细化、绿色化、高端化、数字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凤山镇滇红花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张涵 李思颖)近年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凤山镇不断推动滇红花种植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联结+农户种植”的思路,由景谷丰瑞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滇红花,帮助农民解决后顾之忧,滇红花产业成为当地农户实现稳定增收的新兴产业。

滇红花的药用价值较高,具有滋补效用,且种植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种植和管护方式相对简单,在坡地、耕地均能成活。采收后经过晾晒干燥便可出售,不耽误后续农作物的生产。“我家主要是种植烤烟,每年烤烟采收完成农田就闲置了,现在党委政府鼓励我们种滇红花,实现了土地轮作,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吕仕春说。

种植大户吕仕祥说:“一亩红花的产量在110公斤至175公斤,烘烤后的干花为每亩25公斤至35公斤,以今年的市场价估算,干花的亩产值最高能达到4000元。”据悉,凤山镇发展种植滇红花已有5年,目前,全镇共有7个村21个村民小组325户农户种植滇红花。2024年,种植面积达1640亩,预计产值可达328万元。通过推广滇红花种植,有效利用农闲时间,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农户可以采用滇红花与玉米、豆类等作物轮换耕作的模式,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同时,拓宽增收渠道。


镇沅县芒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浩 严心梅)眼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1.9万亩芒果陆续成熟。目前,已有92%的果树挂果,85%的果树进入丰产期,预计年产值近亿元。

走进古城镇各个芒果收购点,现场热闹非凡,谈价、分拣、称重、装箱……一车车芒果顺利被交易。收购点收购的主要品种为金煌芒,果子根据质量定级后售卖,一级果为2.2元/公斤,二级果为1元/公斤。“除了一级果、二级果之外,只要果子没坏,外皮即便不好我们都收,一二级果包装后销往广东、厦门、福建等地,其余的果子就销往工厂,保证果农们种植的芒果均有销路。”收购商徐永红说。

芒果的丰收不仅为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古城镇南京村果农陈玲把自家成熟的芒果卖完后,便到收购点打工。“每天工资150元至200元,还包伙食。”陈玲说。

古城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来到收购现场,帮助果农协调收购中遇到的问题,有果农收获的芒果质量不高,工作人员就进行相关指导,让果农避开种植误区,以提高种植管护水平,确保来年取得更好的收益。


景东县百香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跃忠 李润权 文/图)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成功推动百香果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在景东胜源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翠绿的藤蔓上挂满了圆润饱满、色泽鲜艳的百香果。采摘工们正在采摘成熟的果实,刚摘下来的百香果被迅速运往附近的加工厂进行分拣、包装,后又通过便捷的物流发往全国各地的市场。

景东胜源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负责人董林说:“品相好的百香果就鲜果出售,品相不好的就做加工。鲜果主要卖到北京、上海、沈阳等地。”

多年前,景东县的百香果产业受制于效益较低的传统种植模式,加之农户们单打独斗,又受到市场信息不畅、农产品滞销等诸多因素的阻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当地政府通过项目扶持、信贷帮扶等措施,鼓励成立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发展百香果产业。合作社则充分发挥组织和资源优势,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我们家有三个人都在合作社务工,每个月三个人加起来能有5千元的收入。”据采摘工魏学明介绍,对于有意愿发展百香果种植的农户,合作社既提供种苗、技术等服务,又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农户的收益都能得到保障。

目前,景东胜源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600户种植户签订了合作协议,种植面积达5000亩。“从去年来看,百香果产业的流水超过了1000万元。”董林说。

未来,景东县将持续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动百香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让百香果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富邦乡万寿菊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丽娜 文/图)初秋时节,花开正艳。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邦乡万寿菊的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朵朵金黄的万寿菊竞相绽放,与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忙着采摘万寿菊的村民在花海里喜笑颜开,手法娴熟地将万寿菊采摘、装袋、装车……

近年来,富邦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党建+订单企业+农户”模式,引进万寿菊种植,不仅装扮了村庄,也让沿途风景变成了“钱景”。“在家门口就能够轻轻松松地挣钱,多亏了乡村干部多次宣传动员,给我们耐心算种植账,又组织协调收购,不然我们哪能这么容易就把产业发展起来。”富邦乡邦奈村芒丙小组种植户叶世达说。

万寿菊是提取纯天然叶黄素的最佳原料,不仅成活率高、花期长,而且病虫害少、田间管理简单、劳动强度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富邦乡已示范种植万寿菊183亩。种植万寿菊不仅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还解决了农村留守妇女、老人等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我家种植了10余亩石榴,都挂果了,还种了7亩万寿菊,可以让游客采摘石榴,再来万寿菊基地打卡。”种植户叶世达说。

下一步,富邦乡将做好万寿菊的田间管理后续工作,让万寿菊种植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也为富邦旅游业增色添景。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农技下乡 科技上新 下一篇:凝聚合力 建设和美乡村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