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强信心 加油干——普洱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正文




【创新“旅游+”迸发新活力】西盟县马散村:“旅游+织锦”模式彰显民族文化底蕴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08/16/ 12:17 点击:

 

近期,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热,多地迎来旅游高峰期,不断释放的消费潜能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更好地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普洱市深挖本土特色、整合文旅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旅游+”模式,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在完善旅游产品供给的同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文旅融合发展和促进文旅提质升级注入源源动力。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奚川江 文/图)佤族织锦作为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丝丝缕缕、色彩斑斓的锦线,不仅交织出精美的图案,更蕴含着佤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日,走进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笔者看到叶英正悉心指导几位佤族妇女织锦。她们席地而坐,动作娴熟地将缠有经线的卷布轴一端挂在柱子上,另一端系于腰部,用木棍挑起或按压经纱,露出织孔使梭子引纬穿过,再拉直,用穿过经线的梳板将纬线打紧,循环往复。

叶英是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的本土人才,自幼随母亲学习织锦,是西盟某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2009年,她曾外出打工,2013年,她选择回到家乡,从此与织锦结下了不解之缘。

“起初,我们织的服饰和包都是自用的,从未想过能卖出去。游客来到寨子,看到我们的服装和包包十分喜欢,纷纷表示想买回去做纪念,于是我就卖出了第一个佤族包。”叶英回忆道。同村的娜衣和娜坏也是织锦能手,三人便决定携手将村里的佤族织锦事业发展起来。

2022年,叶英、娜坏、娜衣联合创办了西盟某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立足本土村寨,广泛开展培训合作,引导留寨妇女灵活就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团队实力雄厚,拥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市级非遗传承人2名、县级非遗传承人10名,并有3人荣获“金牌西盟工匠”荣誉称号。

“农闲时,我们就跟叶英姐学习织锦,从最简单的绕线、排线学起,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织锦的方法。在家可以照顾孩子和老人,还能通过织锦获得收入,我们都很开心。”永俄寨的村民娜四欣喜地说。

据叶英介绍,公司订单多时能带动周边20多名妇女就业,固定用工6人。她们根据客户的规格、尺寸需求,批量制作围巾、包包、服饰等传统织锦产品。

同时,为适应市场需求,公司还探索开发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香包、冰箱贴等文创产品。4月底,公司与村集体签订了代运营合同,将永俄寨的民宿和特色产品展销中心打造成一个集产品展示、旅游咨询、文化体验、文创售卖、茶咖体验等一体化的公共空间,作为展示和推广佤文化的窗口。

“我们通过更换布草及床品、增加标间、改造卫生间通风系统等方式,来逐步提升民宿的软硬件条件和游客的入住舒适度。”叶英表示。

近年来,马散村聚焦产业转型,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马散村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通过挖掘民间织锦文化、开发织锦商品、成立文化公司,并在留守中青年妇女中培养管理人才、织锦业务能手和民族文化宣传骨干,每年增收15万元,一个集民族风情体验、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少数民族美丽村寨正在逐步形成。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创新“旅游+”迸发新活力】思茅区南屏镇 ... 下一篇:解码墨江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曼海经验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