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特色产业旺 山乡奔富忙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08/21/ 10:32 点击:

 

近年来,普洱市结合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当地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共同发展具有高附加值、高品质、市场前景好的农业特色产业,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据悉,全市753个村有2235个产业带动项目,实现村集体收益4230万元,占经营性总收入的19.2%,形成了全市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百花齐放”的局面。


孟连:稳步推进橡胶产业提质增效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新飞 李豪/文 沈浩/图)橡胶种植是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孟连县思变求变,不断深化推进橡胶产业改革,规范管理,引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围绕天然橡胶新品种区域性试验示范创新技术推广、橡胶林下种植、建立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提高创新能力,稳步推进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

勐马镇是孟连县橡胶主要产区之一,橡胶收入在勐马镇农户家庭收入的占比中高达50%至60%,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由于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极大影响了胶农收入。“割胶一直都是我们村的主要收入来源,这几年胶价不好,好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好多橡胶树都没有人割。”勐马镇东乃村党总支书记岩罕相说。

为有效激发农户割胶积极性,保障农户的收入来源,勐马镇推行“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收购模式,主动与企业对接、搭建平台,企业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开展收胶工作流程培训,合作社负责收购农户新鲜胶乳,农户则做好橡胶的日常管护和生产。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农户割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收入得到进一步保障,橡胶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以前农户都是卖干胶,现在改为卖新鲜胶乳,而且我们还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收购,有效保障了农户的收入。”岩罕相介绍。

据了解,勐马镇采取“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开展新品种区域性试验示范创新技术推广试点工作,共种植橡胶2000亩,按照每亩30株、每株日产0.25公斤、每个月割胶15天、每年割胶7个月计算,每年胶农可增收47.2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3.62万元。

“现在我们收好胶水就直接送到合作社卖,更方便了、收入更高了,对橡胶产业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勐马镇东乃村胶农说。

近年来,孟连县依托丰富的橡胶资源,因地制宜探索“一地多用”发展模式,挖掘生态资源发展潜力,以林下魔芋、赤松茸等食用菌种植与畜禽养殖为着力点,助推林下经济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推广林下种植与畜禽养殖,大大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林业生态效益可观,是一项短期、中期、长期效益兼顾的好产业。”勐马镇副镇长杨金学说。

为实现橡胶产业提质增效,孟连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普洱市森洁乳胶制品有限公司,实现全县15万亩橡胶本地精深加工,进一步延长橡胶产业链,提升橡胶产品附加值。公司副总经理万志鹏说:“公司的宗旨是把乳胶所有盈利返还给胶农。”截至目前,森洁公司共有12条天然乳胶手套生产线全面投产,可实现年产3.2万吨医用低氨、无氨天然乳胶和5.6亿双医用天然乳胶手套,实现产值6.5亿元,税收超过1200万元。

“孟连县将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橡胶生产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培育壮大橡胶产业链、价值链,全力推进橡胶产业提质增效。”孟连县茶叶和生物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超说。


景谷:壮大蔗糖产业 做强“甜蜜事业”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杨颖 李妍 文/图)今年以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甘蔗产业,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健全工作机制。印发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制定蔗糖产业三年发展计划,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形成“县级统筹、乡(镇)负责、村级主抓、群众获益”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县10个乡(镇)130个村完成甘蔗新植面积6.86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37.2%,宿根留养10万亩,甘蔗种植总面积达16万余亩。

强化科技支撑。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建立“专家团队+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支撑体系,通过技术人员联动分片挂钩方式,全面提高甘蔗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2018年以来,先后引进46个甘蔗新品种进行试种观察,筛选出4个早熟高糖高产高抗新品种进行推广,每亩单产提高1.5吨、增收630元以上。

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实施糖厂节能技改,出糖率高达13.4%,可日产白砂糖560吨;将每年产生的3.5万余吨蔗渣、糖蜜用于造纸、酒精酿造、畜牧饲料、人工菌种植基料等副产品深加工,增加收益3000余万元。

带动群众增收。建立“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发展模式,龙头企业负责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采取“最低保护收购价+糖蔗价格联动二次结算”方式开展甘蔗原料收购,对完成甘蔗产量交售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小组给予奖励。

2023年以来,景谷县蔗糖产业实现综合产值7.04亿元,带动11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20万元以上,蔗农户均收入4.36万元,人均收入1.09万元。


江城:“稻虾共养”蹚出致富新路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韦沿竹)今年以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积极探索“稻虾共养”的生态模式,巧妙利用低洼田地与山田,因地制宜构建“稻+”产业模式,蹚出了一条生态农业发展新“稻”路。

走进江城县嘉禾乡联合村石头寨村民小组,10多亩稻田经过修整后已经引入水源,村民们抬着一筐筐龙虾幼苗,沿着稻田均匀地投放。村民翟发成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养虾,如果养得好,后续会扩大养殖规模。”

据云南霖德澳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江城县稻田放养的品种为澳洲淡水小龙虾,学名也叫红螯螯虾,它的特点是生长快、肉质好、出肉率高,也是名贵的淡水虾种之一。澳洲淡水龙虾适合在稻田里养殖,在气温高的地区,生长得更快。江城县的水资源丰富,没有工业污染,适宜澳洲淡水小龙虾的生长。

以稻养虾,以虾促稻。红螯螯虾的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的天然肥料,而红螯螯虾又以田间的危害性幼虫为食,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农药的使用,起到改良土地的作用。同时,水稻为红螯螯虾提供栖息所,发挥了保温作用,稻虾共生共长,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还起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据统计,按每亩投入1500尾红螯螯虾幼苗来算,每亩能产出80公斤以上的成品红螯螯虾。

下一步,江城县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工作思路,通过稻田与土著鱼、稻花鱼、红螯螯虾等特色水产混养的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澜沧富东:八角丰收“钱”景广阔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悦)时下,正是八角收获的季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的农户们正忙着摘八角、加工八角、晒八角。富东乡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把八角种植作为全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来发展,不断扩大八角种植面积,提升栽培管理技术,借助电商平台提高销量和附加值。

一大早,农户们便来到各家的种植地采摘八角。“我们现在一天可以摘100斤左右,干果每斤能卖到18元以上,种植八角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变,拓宽了我们种植户的增收路子。”看着八角挂满了枝头,种植户张平东笑着说。

据了解,1985年,富东乡从文山州富宁县引入八角种植,主要分布在打黑村、富东村、南滇村、小坝村、黄藤村。如今,八角产业已成为富东乡的四大产业之一,也因此享有“香料之乡”的美誉。截至2023年底,全乡共有1027户农户种植八角,种植面积19398亩,年产量920吨,产值约5500万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良田丰收景 颗粒皆归仓】龙坝镇:秋粮“ ... 下一篇:农技下乡 科技上新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