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要按照全会的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从县(区)、乡(镇)、村和村庄四个层次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务求实效,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县(区)要以推进乡村振兴为统领抓县域经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强调了县域发展的重要性。要持续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突出产业振兴,着力打造“一县一业”示范县、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大力推进村村“微招商”、招“小商”。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户籍配套措施,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 乡(镇)要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抓产业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选准、做强特色产业,是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强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推广孟连“334”联农带农机制,切实解决利益联结形联实不联、企业与农户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要充分发挥“链主”引领作用,主动谋划、选准产业,整合资源、发动群众、培育主体,提高农业特色产业组织化程度,打造群众增收产业链,壮大联农带农主体实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村级要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牵引抓资源转化。谋划好产业发展蓝图只是第一步,让群众愿意跟着干,真正把产业发展起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的组织发动是关键。要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产业、服务经营主体的能力,推动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产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变。要注重党建赋能,培育“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乡村振兴业态,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党建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成果,用心用情绘就乡村振兴“和美图”。 村庄要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抓绿美建设。环境是反映一个镇、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是一项惠及农村居民、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要强化谋划部署,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推行“现代生活辅导员”“公共环境管理员”机制。要强化宣传教育,全力营造“环境整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全力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村民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持续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报评论员)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