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舒蓉 王悦 文/图)近日,走进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镇江西村,一个个沉甸甸的套袋晚熟芒果在绿叶间若隐若现,十分惹人喜爱。 
趁着晴好天气,村民们在果园里娴熟地采摘芒果,不一会儿就把背篓装得满满当当。随后,村民们在分拣区细心地将芒果按照大小和成熟度进行分类,确保芒果都能以最佳品相销售出去。 秦发光是江西村一位资深果农,今年已是他种植芒果的第7个年头。“我家的果园有100多亩,今年预计芒果产量可达20吨,按照市场价估算,收入能达到4万元。”秦发光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话语中透出对芒果产业的信心。 为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资源,果农们还在芒果园的空地上套种坚果,既不耽误收获芒果,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多了一条增收渠道。 “今年,江西村总共种植了1000亩晚熟芒果,投产850亩,亩产300至500公斤,产值非常可观。”据江西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李祥忆介绍,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定期为农户提供晚熟芒果病虫害防治、坚果种植管理等培训课程,指导农户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增强市场适应性和风险应对能力。 随着芒果产业的蓬勃发展,磨黑镇种植芒果2.2万余亩,种植模式也由昔日的自给自足,蜕变为规模化、现代化的芒果种植园区。如今,晚熟芒果已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黄金果”,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