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普洱 >> 正文




从一粒种子到片片稻花香——读《圆梦大地:袁隆平传》有感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09/03/ 10:19 点击:

 

说来惭愧,直到袁隆平老先生仙逝三年后,我才开始研读《圆梦大地:袁隆平传》。

多年前,在老师一遍遍讲解杂交水稻“三系法”“两系法”的演进及“一系法”的构想中,在学校课堂初识袁隆平。后来,我和同事奋战在田间地头,开展杂交水稻推广工作,在一次次测产和反复与群众沟通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袁隆平。但当时,我对袁隆平的了解还都停留在他的研究成果上。要说真正意义上的读懂他,应该要从翻开《圆梦大地:袁隆平传》那一刻说起。

“脚踏田野胸怀天下,身居小城眼观全球。”这是作者对袁隆平的一句评价。袁隆平出生于江西,从重庆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其实,出身书香世家的他,不论是学业还是职业,他理应有更好的选择。但基于“中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作为大自然之子,年轻一代更应该努力探索大自然蕴藏的奥秘,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富庶的田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毅然选择了“平生清苦何所有,水稻为伴书作友”的生活。

身处安江农校的袁隆平心系全国人民的温饱,他说:“从科学上寻找高产的办法,向饥饿挑战,为中国人民解决吃饭问题,是我们学农的知识分子的天职。”早期的忧患意识和济世的朴素思想,支撑起袁隆平搞科研、消除贫困和饥饿的信念,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他带着科研小组转战湘滇,奔走琼桂,用青春、汗水、智慧、才能和耐力,屡败屡战,终于迎来成功。

“光环可是麻烦事。在事业面前我要勇往直前,在荣誉面前我要急流勇退。”这是作者转述袁隆平的一段话。面对“三系”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的扩大和出现的矛盾,袁隆平开始着手擘画新的蓝图;“两系”杂交稻成功了,他又开始绘制超级杂交水稻基因图谱……正如作者所说,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高明之处,也许是能够未雨绸缪,善于变通,勇于创新,敢于走在别人的前面。袁隆平站在科研的高峰,没有醉心于成功,而是以“求优质争高产”为目标,加强与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生理生化、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合作,冷静分析,认真研究,从“三系”配套技术,到“两系”法育种,再到“一系”法的构想,他带领团队不断创造着奇迹。从水稻亚种间利用杂种优势,到发现天然不育株,他开创了水稻远缘杂交领域的新天地。在荣获2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后,在赞誉的掌声和鲜花的芬芳中,袁隆平没有止步,仍然持续勇攀科研高峰。

“他说他爱看幽默笑话,要善待逆境,笑待人生。”本文作者用“生活乐天派”来描述工作之余的袁隆平。工作时,袁隆平是不知疲倦、走南闯北、醉心研究的水稻专家,是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的师长;回归生活后,他是搏击海浪的健将,是优雅浪漫的小提琴乐手;面对挫折,他是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斗士……随着阅读的深入,一个真实、鲜活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明朗,一个执着寻找良种、探索良法、善待良人的身影跃然于纸上。袁隆平的率真、质朴、坚毅、雄健,应了文中武汉大学一位学生的评价“他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读完全书,在加深对袁隆平院士的崇敬和敬仰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同为农科人的惺惺相惜。回顾自己47年的从业生涯,回望自己走过的山山水水,绿意盎然的稻田,承载着农民的辛劳,也寄托着我的希望和梦想。67岁的我,也依然愿意逐梦乡村振兴沃野,为“禾下乘凉”的丰收愿景而继续奋斗。(罗啟正)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苏轼:我本是高山 下一篇:普洱作家李梦薇《星空下的歌》入选2023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