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们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他们播撒希望、演绎精彩,他们为梦想插上翅膀,为青春指引方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 教师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凭栏远眺、开阔胸襟,让我们懂得真、欣赏美、学会爱。教师为我们聚拢一束光,让我们登高而望、开阔视野,让我们互相看到、寻找价值、发现意义。 生命因教育而丰盈,人生因教育而生动,未来因教育而精彩。目前,普洱市有一线教师2.74万人,本版刊发的优秀教师只是他们的缩影。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致敬每一位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的教师们。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是一名教师的终极目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普洱日报讯(记者 刘绍容)因为有梦,所以追求,因为热爱,所以执着。林兰出身于教师家庭,从小受父亲的启蒙和熏陶,立志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通过努力,林兰顺利考入师范学校,跟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1998年8月,林兰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思茅区南屏镇整碗小学工作。为了把学生教好,她虚心好学,潜心钻研,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坚持写教学反思,每天的作业全收全批。林兰经常到学生家里家访,并用微薄的薪水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学生多关心、多辅导、多提问、多鼓励,学生毕业时的一句“林老师,谢谢您,我们爱您”让她感动不已,更加坚定了躬耕教坛、传播希望的人生追求。林兰凭借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用自己的教学成绩赢得了同事的尊重和校领导的认可。由于各项工作成绩突出,2006年,林兰被选调至思茅区第二小学任教,继续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甘当教育长河的“摆渡人”,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有一年,在新带的一年级新生中,有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弱,林兰经常为这名学生“开小灶”。她认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是一名教师的终极目标。林兰还通过以“学习、玩耍、生活”为主题的结对方式帮助轻度抑郁的学生走出困境,采取积分激励机制,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兴趣等。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林兰秉持这样的理念,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通过不懈努力,林兰多次获得校、区、市级优秀教师称号,多次在区、市级竞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获全国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带领学生、指导青年教师参与市级活动并获奖15次。2014年,林兰被评为普洱市中小学骨干教师;2014年至2015年,两次被普洱学院聘为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小学语文的主讲教师;2021年,被评为普洱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因工作成绩突出,林兰于2022年被任命为思茅二小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 责任在肩激情不减,深耕讲坛践行初心。2022年9月,林兰在全校推行阅读素养课,并构建起“学校—阅读素养课程”“家庭—亲子共读”和“教师—教师团队共读”三大体系,探索出启读课、赏读课、创读课“三种模式”,深受全校师生的欢迎。 林兰的教育箴言是“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两年来,她认真落实普洱市教育综合改革相关工作要求,着力开展学校管理提升、素养课堂创建、校园特色塑造和学习赋能成长等工作,与学校班子成员一道致力于推动思茅二小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