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近年来,全市银行、保险、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围绕茶叶、咖啡等特色产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助力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减费让利政策。通过财政扶持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工具同步发力,让重点产业经营主体获得低成本的融资支持,财政部门通过贴息政策降低创业担保贷款利率50%,通过补贴政策将蔗糖、橡胶等领域以及林草政策性农险费用降低80%以上。人行普洱市分行通过再贷款等货币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低利率信贷资金,今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再贷款7.05亿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洱监管分局督促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减费让利。近三年来,银行机构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费让利5.65亿元。 兜牢保险风险保障。拓宽肉牛、湖羊、咖啡、烟叶等特色产业保险覆盖面。积极开展“保险+期货”项目,有效降低种植风险。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普洱市关税保证保险落地,引导辖内保险机构创新推出全省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 发挥担保增信作用。强化国有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聚焦缓解“三农”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近年来市本级财政先后出资设立了3家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在合理控制运营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降低对反担保、抵押物要求,2021年以来,累计为1.46万户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51.6亿元融资提供担保服务。截至2024年6月,茶叶、咖啡、林产业、蔗糖等产业在保贷款余额21.16亿元,在保户数5094户,支农支小占比97.87%。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或本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986万元,从担保费补贴、降费奖补、风险补偿、监管业务补助四个方面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的融资成本。今年以来,通过减费让利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节约融资成本379.35万元。 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产业龙头企业挂牌上市,定期梳理企业上市困难问题清单,帮助协调解决历史遗留行政合规性问题,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入选云南省“金种子”企业3家(云景林纸、湄公河旅游、大唐汉方),普洱福林木业、墨江国里畜牧等20家企业挂牌云南省股交中心,涵盖林草、茶叶、咖啡、生物医药、文旅等重点产业;澜沧古茶于2023年12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股和继景谷林业2000年上市以来普洱培育的第2家上市公司。充分运用“融信服”平台和信用中国平台“数据+政策+金融”服务模式,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贷款可得性和便利度。截至目前,“融信服”平台发布驻普银行机构金融产品185项,累计授信54.44亿元,惠及企业6716家次。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