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晓莹 李思蓉 文/图)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石膏井村聚焦农村劳动力“不想离乡”的内在需求和“不能离乡”的现实困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优秀企业落地,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宁洱县丰科源水果厂就是石膏井村招商引资的项目之一。“今年水果厂的营业额超600万元,每天用工人数在30人以上,每月发放工人工资14万元。”水果厂负责人余国齐介绍。 据了解,自2023年6月该厂落户石膏井村以来,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不仅动员农户参与务工,还积极帮助企业谋划发展。目前,水果厂共吸纳石膏井村及周边的同心村、那勐勐村、大凹子村的上百人参与务工,村民每天的务工收入在150—200元。 “以前根本不敢想象能在家门口上班,还能领这么高的工资,我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有5000多元。既能照顾家里,也不耽误干农活。”石膏井村的脱贫户刀金波高兴地说。 此外,石膏井村在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方面频出实招,通过采取“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流转闲置土地,开发人文历史、农业休闲、亲子度假等旅游产品,积极打造石膏井盐茶旅游古镇生态旅游度假综合体。 “石膏井村坚持把党建引领深度融入招商引资工作各环节,持续发挥党组织在村集体经济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和水果加工厂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缓解了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同心镇石膏井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文忠介绍,石膏井村通过不断挖掘和发展石膏井村的特色文化,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此外,同心镇那柯里村、漫海村、富强村等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如那柯里村积极打造“党建引领文旅融合惠民共享”的党建品牌,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漫海村形成“村党总支+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领农户种植雪茄烟;富强村充分运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美人椒产业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为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心镇将继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导各村充分发挥茶马古道乡村旅游优势、推动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推行“党总支+”的发展模式,以“一带、多点、全域”的工作思路,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一起抓,助推产业发展质效双增。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