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近年来,普洱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和立体气候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积极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加强新品种引进和培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炎芸 钱雯琳)金秋九月,走进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景谷镇文召村,只见村子里的板栗树枝头缀满了果实,等待村民前来采摘。 文召村地处哀牢山脉,土壤肥沃,雨量充沛,为板栗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我们村共有45户农户种植板栗,种植面积约300亩,今年收成不错,预估总产量可达100吨,收入超80万元。”文召村党支部书记谢文潮介绍,板栗产业的蓬勃发展,鼓起了村民们的“钱袋子”。目前,文召村的板栗产业已初具规模,因品质较好,每年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我和我老公向村集体申请集体土地流转,租赁了30亩的荒地种植板栗。亩产量在300公斤左右,等全部采摘完毕,收入预计达7万元。”村民杨远湘说,自家的茶地和板栗地实现了套种,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又增加了家庭的收入。 近年来,景谷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山地多、平地少的劣势转变为发展乡村特色种植的优势,依靠发展板栗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