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普洱市民族医药与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10/14/ 10:28 点击:

 

▱付开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我们在新时代前进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方法和行动纲领。我作为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负责人,将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全力推动普洱市民族医药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推动普洱市民族医药事业与生物药业发展的实际行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为中医药、民族医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普洱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天独厚,医药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市有中药民族药品种3665种、国家药典标准或地方标准344种(药典标准189种,傣药标准73种,彝族药标准82种),挖掘潜力巨大。2023年文山、昭通的三七、天麻产值分别达351亿元、90亿元,为我们提供了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宝贵经验。丰富的自然资源、典型的成功案例、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等,成为普洱市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是保留民族医药文化遗产、传承和引领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是推动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履行好新时代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和“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十四五”规划既定目标不放松,坚持以民族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为中心工作,是推动科研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把深入研究、创新成果和成果转化结合起来,促进新质增长点,下最大功夫求最好效果,是加强民族医药传承创新的关键举措。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将把理论学习转化为推动民族医药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

不忘初心,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促进普洱市民族医药事业与生物药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破解民族传统医药研究一系列问题和困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重点要抓好:一是坚持统筹协调,努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深刻领悟党中央“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核心要义,聚焦单位规划目标,一体推进核心技术的攻关、技术成果的转化、对外服务等能力的提升,为促进普洱市民族医药事业与生物药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的作用。二是坚持“作保护、建平台、促转化”,提升科研与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谋划推进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两片区、一线一点、中药民族药标准研究与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为普洱市民族医药事业与生物药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整体发展。以国家中药材产业基地等建设为契机,加强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民族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合作,用好现有的岳建民、杜树山、徐天瑞等院士专家工作站,培养更多人才。

牢记使命,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要面向经济主战场”,科技成果转化就是科技走向经济主战场的具体体现。科研的目的就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服务,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最终是落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部署贯穿到推动普洱市民族医药事业与生物药业发展的全过程。

截至目前,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已完成哈尼族医药、铁皮石斛、云茯苓、民族药制剂、普洱百草根共五个体系的研究,收集整理出民族药专著36部、民族药制剂51种、功能食品63种,实现了14项成果和科研技术的有效转化。其中2021年至2022年引进6家企业,实现了7项成果和技术转化,引入社会投资超过1亿元。

近年来,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普洱市民族医药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全市有生物医药生产企业178户、GMP认证生产线18条,在产药品品种数量52个;有药品批发企业14家、零售连锁总部4个、药品零售企业1010户,各种医疗机构总数1739个,卫生人员总数29645人;生物药业实现产值117.43亿元,排名全省第六位。但创新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没有得到全面发挥,传统的种养、加工和经营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离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及到2025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找准民族医药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着力推动普洱市民族医药与生物药业的高质量发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立足实际,从打通职务职称晋升晋级通道、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待遇着手,强化人文关怀等层面留住人才,不断引入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科技人才。统筹推进科研和信息化发展。聚焦医学科技前沿,以5G、云计算、大数据、专利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科研服务深度融合,加快科研平台与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优质资源走出去,加快推进国家区域性创新中心、民族药标准研究中心、健康产品研发中心建设,奋力谱写普洱民族医药与生物药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以“信”为证 我们与党永远一条心 下一篇:守护民族团结誓词碑 传承民族团结誓词魂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