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网络中国节 >> 重阳 >> 正文




【网络中国节·重阳】重阳节习俗:插茱萸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4/10/16/ 11:12 点击:

 

就像五月端午节被视为恶日一样,古人也认为九月九日重阳节为逢凶之日,多灾多难。因此在重阳节会采取种种去灾求吉的方法,插茱萸就是其中的一种。所以重阳节又称作茱萸节。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可治霍乱,根还可以杀虫,素有“吴仙丹”和“辟邪翁”之称。由于登高时有插茱萸、佩茱萸囊的风俗,因此登高会又叫“茱萸会”“茱萸节”。到了唐代,茱萸按照唐代民俗,被当作重阳节的礼物送给亲友,如孟浩然的《九日得新序》一诗中,就有“茱萸可佩,折取寄情亲”的描述。同时,重阳插戴茱萸,还有驱邪避灾的美好寓意。除了佩戴茱萸,在唐代,人们还会头戴菊花。到了清代,北京的重阳节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时还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和佩戴。唐代郭震《秋歌》卷二就有“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将辟恶的茱萸香囊与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并称。

(来源:中国文明网,原文链接: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cyj/ms/202310/t20231020_6686547.shtml)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网络中国节·重阳】重阳节习俗:登高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