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春 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带来了深切关怀和谆谆嘱托。9月25日,省委书记王宁亲临普洱民族团结园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与大家共同学习领会回信精神。 身为誓词碑诞生地的各族干部群众,都是收信人,更应做好答卷人。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全新起点,以实际行动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落实到各项事业发展中,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实现新跨越。 一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你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的谆谆嘱托,走好民族团结“同心路”。方向引领道路,方向决定道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务必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云南考察、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致贺信及对云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传承和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团结引领各族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记誓言、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的谆谆嘱托,系好民族团结“同心结”。民族团结之花鲜艳,民族团结之果甘甜,民族团结之人幸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相结合,贯穿于民族领域各个方面,落实到民族工作各个环节。深入实施“枝繁干壮”“石榴红”“幸福花开”工程,讲好誓词碑故事,持续传承弘扬“宾弄赛嗨”互帮互助精神。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促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打造民族团结的普洱实践。 三是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的谆谆嘱托,画好共同繁荣“同心圆”。各民族亲如一家,一家人都应过上好日子。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归根结底要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王宁书记在普洱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抢抓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历史机遇。统筹抓好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层治理、防灾减灾等工作。聚焦群众最关心、关注、关切的就业创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与突破口,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