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农民素质提升,不断强化对丰产栽培技术的培训学习和农林废弃物成果的转化应用,旨在打造一支既懂科技、又会应用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使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绿色化,持续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粟绎安 卢贵宏 文/图)近年来,思茅区思茅港镇党委、政府锚定“稳发展促增收助振兴”目标,坚持把科技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聚焦人才振兴培育,激活乡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在思茅港镇橄榄坝村凯宏合作社,负责人潘建强正带领社员们把刚从竹林里挖出的新鲜甜龙竹笋进行处理和分装。据悉,凯宏合作社从2021年开始种植甜龙竹,现有200余亩。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通过选送社员外出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不断加强巩固社员对甜龙竹栽培方法和技术的掌握,增强了他们对种好甜龙竹的底气和信心。 潘建强说:“我们的社员从2021年的8名增加到如今的60余名,2023年的甜龙竹种植面积有470多亩,产量142吨。” 思茅港镇始终坚持把人才振兴培育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导向目标,注重农业技术人才培育,提升科技文化素质,创建一批高质量、高素质农民队伍。2023至2024年,利用市、区组织的各类助农、益农培训,思茅港镇选送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累计200余人次参加外出学习、培训40余次。 与此同时,思茅港镇不断优化资源,引进优质企业带动土地流转集中种植,打破传统种植瓶颈,突破单一种类向多种类、多品种发展,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 在橄榄坝村和大车树村以前种植橡胶的区域,如今已经种上了牛油果和燕窝果。“今年我们农户在基地的带动下,种植牛油果1500亩,燕窝果300亩,相信未来一定能迎来大丰收!”村民老张满怀信心地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