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群众生活安乐的背后,总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坚守岗位、负重前行。他们是扎根自然保护区管护一线的护林员,是30年来不间断为村民诊疗的乡村医生,是接过爱心“接力棒”回馈社会的教师,是冲锋陷阵不惧险象的森林消防员。他们的工作看似“普通”,工作成果不常被别人看见,但他们和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普通人”,聚沙成塔、微光成炬,用行动默默耕耘事业、守护美好边疆。 本网讯(通讯员 董舟 陈威龙 文/图)15年前,怀揣着教育梦想,俸艳离开故乡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来到景东彝族自治县,在景东县第一中学开启了她的从教之旅。15年来,她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只为接过爱的接力棒,用自己的知识点亮学生的美好未来,用自己的理想点燃学生的希望。 1987年,俸艳出生在澜沧江畔的一个小山村,儿时家里很穷,村里唯一一台放在村委会的黑白电视机是俸艳了解外面世界的第一扇窗口。俸艳上小学三年级时,云南省妇联为救助关爱边疆失学女童,在村里的小学创办了“春蕾女童班”,资助“春蕾女童”上学直到初中毕业,俸艳和其他31名女童因此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 俸艳初中毕业那年,代表“春蕾女童班”的孩子作讲话,并在电视上播出。一位外地的学校校长在电视上看到她的成长经历后,几经周折联系到她,决定资助她高中三年的全部学费。俸艳成了“春蕾女童班”唯一一个念完高中又顺利去读大学的孩子。 大学毕业,俸艳决心传递爱心“接力棒”,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回报祖国的培养、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将所学的文化知识传授给更多学子,将教育薪火传递下去。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俸艳十几年如一日地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如何引入课程内容、展开讲解、启发引导等。她在课前总是反复推敲、用心模拟,在课堂上总是用饱满的热情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将历史的魅力传递给每一名学生。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与创意,让学生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她的课程注重生活情景设置,以充满温情、客观多元的视角讲解历史,而非冰冷地说教和无趣地诵读,以培养学生综合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此外,俸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强化教学方式改革,潜心研究如何教书育人,组建团队攻关历史教育,聚焦新高考、新课程、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等,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规律,完善集体备课、解题、讲课、竞赛制度,推行课程同步、统一教研、师生同测,推动教学研讨常态化。 俸艳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育,把对学生最真挚的爱播撒在了校园,为边疆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从教15年来,俸艳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振兴教育为己任,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任劳任怨、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和高尚风范。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俸艳被任命担任景东县和普洱市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景东县历史学科团队负责人,曾获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获2023—2024年度“好教育”大单元教学同课异构冠军总决赛省级、国家级历史学科一等奖。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