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群众生活安乐的背后,总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坚守岗位、负重前行。他们是扎根自然保护区管护一线的护林员,是30年来不间断为村民诊疗的乡村医生,是接过爱心“接力棒”回馈社会的教师,是冲锋陷阵不惧险象的森林消防员。他们的工作看似“普通”,工作成果不常被别人看见,但他们和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普通人”,聚沙成塔、微光成炬,用行动默默耕耘事业、守护美好边疆。 本网讯(通讯员 杨东 游雯敏/文 龚大 文/图)刘桂仙是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九甲镇甸坑村的一名边疆乡村医生,从风华正茂到如今年过半百,她在甸坑村的卫生室里一工作就是30年,默默守护了一代又一代村民们的健康。 为了提高诊疗水平,刘桂仙常常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除了熟练地为村民提供打针、输液、针灸、艾灸、拔罐等多项治疗外,多年的经验还让她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行医技术,使她对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30年来,刘桂仙诊疗群众近37万人次,出诊及上门服务15万余人次,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村里几乎没有村民不认识刘医生。附近的文岗村、勐真村、新庄村的许多村民也都会慕名前来就医。 “刘医生,又来上门诊疗啦……”每当村民遇到刘桂仙,都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及甸坑村每一条路、每一户农户家中,对村里群众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现在村里谁家老人有什么病、吃什么药、对什么药物过敏,谁家老人的慢病药快吃完了,谁家孕产妇预产期是什么时候,谁家孩子该接种疫苗了,她都一清二楚。“我们村有高血压患者183人,糖尿病患者19人,精神病患者24人,卧床不起患者18人……”刘桂仙了如指掌。 甸坑村地处山区,住户分散,最远的住户距离村卫生室有12公里。每年大部分时间,村里的青壮年都会外出务工,因此留守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这给刘桂仙的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她总是千方百计为老人们排忧解难,定期抽出时间上门巡诊、送医送药。 “自从我癫痫发作摔伤导致截肢以来,都是刘医生上门送药、体检,吃她开的药,放心又省心。”甸坑村二沟村民小组卧病在床的邓继丽说。 乡村医生是农村医疗体系的坚实后盾,无数个“刘桂仙”的坚守,筑牢了乡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健康普洱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